山东有一座城,名为泰安,城中有一座山,名为泰山,山下有一座庙,称为岱庙。岱庙又称“东岳神府”,是历代古帝王举办封禅大典仪式和祭拜东岳大帝泰山神的圣地,也是古代国家祭祀重地,与北京故宫、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并称中国四大古建筑群。岱庙四面城郭环绕,墙高门深,在古代,可谓“漫漫雄关,飞鸟插翅难过;岩岩铁壁,猿攀徒呼奈何”,因之,奇珍异宝多藏于此!
在岱庙主体建筑天贶殿西南侧的空地上,北邻朱元璋“去帝号碑”处有一石基,面积约有数十平方米,东西两侧遍植郁郁葱葱的参天侧柏。石基里面的北侧矗立一石碑,南侧则挺立一奇形石柱,高大粗犷,周身被一道道钢筋缠绕、固定,表面虽已是斑驳陆离,但却是头顶云天,气势豪迈,奇异的形状惹得路过的游客纷纷驻足观看。在石基东南角的空地上立着一标志牌,上书“经幢”,它就是石经幢。
石经幢,史料记载原为唐代所制,距今已有1140余年历史,是在寺庙中常见的一种佛经标志,主要用来纪念佛寺主持、化募方丈及建寺人等。但见该经幢高约2.6米,由基座、幢身和幢顶三部分构成,周身俱刻花纹,为八面体制式,幢身原刻文62行,每行93个字,共约5000多文字,现在大部分已被日月所腐蚀,除依稀可辨的花纹外,字迹已是模糊不清。
相传该幢为唐僖宗广明二年(公元881年)立,原在泰安市的肥城市湖屯镇陶山幽栖寺内,原寺创建于秦代。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战灭吴。为避免“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越国大夫范蠡辞官归隐,经商成富豪,被世人称为“商圣”,据传晚年范蠡曾隐居于此,目前还有范蠡墓、范蠡祠、幽栖寺等景点。后因经年战乱,寺庙也屡次重修,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现当地已重修大雄宝殿。
隋唐时期,佛教兴起,皇室亦信奉佛法,到处建庙筑寺立幢,以示纪念。至唐僖宗时又在幽栖寺立经幢,表面刻佛教陀罗尼经文,计62行,每行93个字,共约5000多文字,主要记载了范蠡隐居在此的经历和幽栖寺的历史等。该寺香火旺盛,前来祈福祭祀的香客信众络绎不绝。上世纪七十年代,因寺庙尽毁,为保护文物,遂将经幢移至岱庙加以保管、收藏!
走进经幢,但见整体已经腐蚀严重,有种摇摇欲坠的感觉,全然没有了当初靓丽的风采。底座部分的棱角已变得模糊,露出石料原本的颜色,但表面依然可见一片片的花纹。中间的幢身部分自上而下被六根粗大的钢圈捆绑,表面被一块块褶皱的石皮所覆盖,中间还夹杂着被雨水冲刷形成的一道道小的沟壑。幢顶部分的石帽已变成了不规则的圆形,颈部绑缚了一道钢圈,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在岱庙这所道家的庙宇中,竟然藏一件佛门的瑰宝,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泰山所具有的文化的包容性、广泛性,无论是山上的庙宇,还是山下的道观,莫不如是!有包容,才会共同发展,有包容,才会造就博大精深的泰山文化,有包容,才最终让泰山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山”,成为“五岳独尊”的神山、圣山、国山!
你到过岱庙吗?你知道岱庙经幢的来历吗?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