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世界降水量排名第二的地方在非洲吗?你想看看非洲的名门望族过着怎样的生活吗?你见过非洲现代化的经营模式吗?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十年纪录片《雨林深处有高人》
2006年8月,行者梁子来到非洲南部的一个小镇林贝,这里是喀麦隆白克瑞人的聚集地,也是世界降水量排名第二的地方。背靠喀麦隆火山,面临亚丁湾大海的独特地形,让季风在此长时间停留,从而形成了丰沛的降水。梁子到访期间,就没有见过太阳,而且是从早下到晚,中午略有间隔。都说非洲干旱,不是人待的地方,没想到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而梁子此行的惊奇见闻还远不止于此,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在当地妇联工作的朋友,并住到了朋友的哥哥索罗门家里,这一住可不得了,原来是个书香门第的大户人家。索罗门有五个孩子,都在读书,老大老二在上大学,最小的也在念初中,而且个个学习成绩优秀,举止谈吐都很有教养。
一家人对梁子也都很待见,让梁子在非洲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温暖。可是住着住着,梁子总觉得阴森森的,不同于阴雨连绵的潮湿,而是心里有些发毛。得知真相的梁子吓了一大跳,原来一进门的这块围起来的小高地,竟是一座墓地!这家人每天就伴着这个坟冢生活,难怪一直有种阴魂不散的感觉。
一番了解才得知,这里面埋葬的是索罗门的母亲,曾经是这个家很受尊敬的女主人。
而之所以将母亲埋在院子里,因为她培养出来的孩子个顶个儿的有出息,在英国美国都混得有模有样,有的还在联合国工作。因此,在当地可以说是个名门望族,把德高望重的长辈埋在自家院子里在林贝见怪不怪。
与自己的弟弟妹妹比起来,这位索罗门大哥是稍微寒酸了点,所以还守在这座老宅子里。
为了表示对梁子的欢迎,索罗门夫妇特意为她准备了一道这里的传统美食。
馅料主要由碾碎的鱼干、捣成泥的木薯、切碎的甜菜叶,以及棕榈油搅拌均匀而成,最后裹上芭蕉叶放进锅炉里煮熟,制作过程就像我们的粽子。
熟了以后就呈黄棕色,不过这个卖相确实有点让梁子下不了口,但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
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他们的日子也相当幸福,梁子很快习惯了这个家庭的和睦氛围,为了感谢这一家人的热情招待,梁子也会时不时地给他们献上自己的按摩绝活以及拿手的中国菜。
几天后,索罗门同意让梁子去外面的雨林拍摄,家里的老三放假在家,就由他带着出去转转。
他们先是来到了一个历史久远的小村子,这里住着索罗门家的一个亲戚,叫西蒙,据说在当地很有名望。
然而见到西蒙的第一眼,梁子很难将这个衣衫褴褛的人和名望两个字联系起来。但是他的英文说得特别好,发音也很漂亮,这一点让梁子的疑虑有所减轻。不过在接下来的交流中,梁子感到很不自在,如果直接称呼他西蒙,对方根本不会搭理,甚至会有些生气。梁子就纳闷儿了,外国人不都直呼姓名吗?但西蒙就不一样,大家都要在他名字前加上莫拉两个字,叫莫拉西蒙,莫拉在当地方言中是一种尊称,类似于先生。果然名门望族就是讲究,不过对于一个森林人来说,梁子还是感到诧异。
这片园子是西蒙的自留地,每天早上七点他都会来这里清理打点,这天是周六,他要多带一些蔬菜水果回去,因为第二天是周末,周末他不上班。忙完了,西蒙准备带梁子上家里看看。可是进了家门西蒙并没有让梁子坐一坐喝口水,而是直接领到后院,去看他的宠物,嚯~几只巨大的蜗牛!起初梁子以为中午就要吃这个,冒一身冷汗。梁子就问他为什么喜欢养蜗牛,他解释得很文雅,说是法国人的生活。梁子一开始也没理解到这一点,但到了中午,她恍然大悟。
到了午饭时间,老婆给做了鱼和木薯,结果西蒙回到屋里没几分钟,就摇身一变,西装革履,还戴了副眼镜儿,有种农奴翻身的架势,不仅如此,吃饭的时候,别人都还拿手抓,只有西蒙用刀叉,整个进食过程慢条斯理,一副绅士做派。看他家里的陈设,也都是典型的西式风格。一个非洲人,为何如此崇拜西方生活?梁子询问了西蒙的背景,才知道他原来是林贝政府的一个官员,虽然退休在家,但在村里也有个一官半职,因此这个村子的人都很敬重他。
吃完饭,西蒙带梁子又出门转转。大雨过后的山林还到处弥漫着雾气。梁子发现这里的村子比她在非洲见过的任何村子都要先进一些,地上还修起了公路。
而西蒙接下来的一句话更让梁子惊讶无比,他说要带梁子去看看村里的机器!非洲的村落已经这么现代化了吗,懂得修路致富,还知道引进机械了?西蒙告诉她是制作棕榈油的机器,梁子满心欢喜,之前去的村子都是靠人力脚踩,十分辛苦,有了现代化机器,对村民来说是件大好事。
梁子一路跟着西蒙前往他所说的棕榈油加工厂,半路恰好遇见在树上采摘棕榈果的工人,就跟着一同前行。
喜出望外的梁子兴冲冲地来到目的地,结果让她傻了眼,所谓的加工厂就是一间小木屋,也并没有传来机器的轰鸣声,走进屋里一看,也没人,屋后面到时站着一个壮小伙儿,一个人在那忙活。梁子再定睛一看,汽油桶,椿桶,这些都是之前看到过的制作工具,棕榈果也是用汽油桶烧然后在椿桶里砸出来的,根本没看到什么现代化机器,梁子大失所望。
但随即又在角落里有了新的发现,她看到小伙子将烧好的棕榈果装进麻袋,扎很多洞,搁在这个铁制的两块板之间,然后转动旋轴进行手工挤压,下面拿盆子接住的就是棕榈油了。
尽管这不过是从手工向现代化过渡的一个小机械,但确实抵得过原来二十多人的工作,马丁小伙子就一个人在这小木屋里默默干了十年,但他还只是个帮工,这里的商人已经有了前店后厂的概念,马丁在这后面干,前面直接拿去售卖。就这一点已经让梁子对这里的非洲人刮目相看了。西蒙最后补充道,要不是曾经的战乱,他们会更快进入现代化的,等过两年梁子要是再来这里,兴许就看不到人工的了。
非洲的林贝小镇让我们看到,世界虽然有参差,但人类的文明终会相通,只是时间的问题。
点击查看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