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烈日炎炎,一个偶然的机会,应朋友邀约,来到位于老家盘州市胜景街道办事处旁的三线文化园游玩,走进文化园内感受当时生产环境,了解三线文化精神内涵,感慨颇多......20世纪60年代,国家启动“三线建设”,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工人、科技人员和干部听从党和政府的召唤,义无反顾地奔赴祖国的大西南,在恶劣艰苦的环境中,无私地奉献他们的才华、心血和青春,创造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三线精神”。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学习传承和弘扬“三线精神”,坚守初心、牢记使命。
要学习三线建设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半个世纪以前,三线建设者放弃东部、北部家乡优越的生活条件,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从繁华地区来到荒芜之地,自愿来到并一直坚守在不便、落后、艰苦的大西南,用自己宝贵的青春浇铸出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这是共产党人“舍己为人、舍小家、为大家”奉献精神的最真挚体现,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毫不迟疑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向全国人民兑现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郑重承诺。积土成山,积水成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由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民的辛苦奉献构筑的,它需要全族人民的觉醒,我们要学习“三线文化”无私奉献精神,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工作作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自己绵薄之力。
要发扬三线建设的团结协作精神。三线建设是党中央在新中国特殊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在三线决策的指引下,沿海发达地区支援内地落后地区,三线建设需要什么,各行各业就支持什么。在原材料和技术相对缺乏的三线地区,各地前来支援的精干工人战士团结协作、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不断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为国家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原材料和设施。团结就是力量,这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回望当今,社会的进步导致行业分工更加细致,这就更加需要各行业精英团结协作。唯有如此,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为实现中华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民奔小康提供有力保障。
要精心守护和传承好三线建设文化遗产。时至今天,三线建设成果早已不仅仅限于国防、科技、工业和国防建设,它已成为我国独立自主走工业化道路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民族无私奉献和团结协作优良民族传统的最美体现,是三线时代风貌的文化遗存,更是我们践行自身使命的行动指南,“671三线文化建设园”作为“三线精神”最好的展示,我们有理由细心学习三线文化,尊重三线文化,保护好三线文化。我们深信:“三线精神”一定能够在新的时期继续发光发热,发扬光大,指引我们党员干部负重前行。
为人民不懈奋斗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带领人民一起奋斗是共产党人的使命。2018年,中宣部发文将“三线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救灾精神等一起,列为新时代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奋斗精神。三线文化,是我们党史国史研究的一座宝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党员干部服务人民的精神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继续发扬三线建设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兑现服务人民的庄严承诺,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望,谱写精彩纷呈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