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过长城,但你一定没去过司马台长城!
长城是中国建筑之最,而司马台长城是中国长城之最。司马台长城以“险、密、奇、巧、全”著称,位于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的古北口镇境内,全长19公里,共有敌楼35座,是我国惟一一段保留明代原貌的古长城,这段长城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原始长城”。
司马台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又经蓟镇总兵戚继光和总督谭伦加固。司马台长城被称为“长城之最”,是万里长城最著名的险段,是各种长城画册中上镜率最高的一段,向来是长城摄影的热点。这里长城多修于险峰断崖之上,雄奇峻峭,气势恢弘,走势极富变化和韵律,有的地方几乎垂直壁立,有的地点几乎悬空,登长城犹如上“天梯”、过“天桥”。
司马台长城惊险奇特,横卧于山峰之巅,并在陡峭的山峰间架起一座天梯,倾斜度达85°,有百米之长,天梯两侧皆为深渊,而天梯的石阶窄小,仅为一砖之宽,任何人想轻松地通过这里都将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
整段长城构思精巧,结构新颖,形态各异,集万里长城所有特点于一处,形成了一段“奇妙的长城”。 望京楼是司马台长城中的最高点。
其山势陡峭,地势险峻,工程浩繁,在山下望司马台长城,只见它背倚蓝天,横亘东西,野云悠悠,极高极险。其山势犹如人的手指并拢,呈双向阶梯状。
若从西面登上长城,侧向看去,唯有一峰在上,仿佛只要奋力爬上,便可居高临下。但一旦登上第一个峰顶的敌楼,转身东望,却又有一峰逼面。
当登上第二个山头的敌楼,仰头东望,还有更高一峰在上;而低头下望,只见第一个山头上的敌楼全被掩住,真个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登上第四个敌楼,眼下开阔起来,远处的村庄冒着温馨的炊烟,显得恬静、悠然。山那边青黄相间的草木一起一伏,几处羊群涌动,平添几许诗情画意,使人联想起“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
登上第六个敌楼,楼分上下两层:上层是瞭望台;下层是成边将士住房,三面有窗,北边是射箭孔。整个楼用大方石块砌成,显得墩实、坚固,气度不凡。 造就出这一雄秀奇特无比的长城景观,应归功于这里特殊的燕山地形、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戚继光等古代将士们的智慧创造。
司马台长城被鸳鸯湖分为东西两段。鸳鸯湖由流淌不息的常年在37℃的温泉和冰冷刺骨的冷泉汇集而成,致使湖水冷暖参半,每至严冬,湖内依然碧波荡漾,雾气升腾。
“仙女楼”,需登“天梯”而上。天梯高达100米,坡度85度,几近垂直,无胆量的绝难征服。仰头上望,那砖石砌就的台阶仅可容脚,两侧悬崖陡壁,中间这一道台阶细如线,薄如刃,陡如立,不由人望梯兴叹,倒吸一口凉气。
爬上仙女楼,景色果然更加壮美秀丽,俯首看脚下的悬崖,刀削斧劈一般,几缕雾岚挂在绝壁处,更显得陡峭惊险。西北边金山岭长城与司马台长城浑然一体,活象一条即将腾飞的苍龙。
长城上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敌楼,恰到好处地建立在各个制高点上,威风凛然,冷峻挺拔。整段长城,完美和谐,气势磅礴,处处显示出她的巧妙、奇特、雄伟和壮丽。
司马台长城非徒步穿越不能深悟其美,如果徒步穿越司马台,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自己情况量力而行,司马台长城从“12号敌楼”已经禁止攀登。
2、必须带上专业的露营设备,即使是夏天,夜间也可能较冷。
3、搭设帐篷最好选在有所遮挡的敌楼内,且该处位置应较低,以免夜间风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