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 东邪
开篇第一问,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会回答:“撒哈拉沙漠”。但如果放宽对沙漠的定义,把那些寸草不生且保持干燥的地区也看作沙漠,那么南极则是面积比撒哈拉沙漠更大的“沙漠”。如果用普世标准去定义沙漠,那么撒哈拉沙漠无疑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这个沙漠几乎占据了非洲北部的所有地区。
说到非洲,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炎热的荒漠,但如果观看非洲大陆的卫星影像图,我们就会发现非洲的北部和中南部出现了明显不同的颜色,其中北部呈现出黄色,而中南部是绿色。然而有研究发现,撒哈拉沙漠在过去是一片绿洲,该地区还有不少人生活。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撒哈拉沙漠的形成?如今那里还存在生物吗?
什么原因导致了撒哈拉沙漠的形成?
大多数沙漠的形成是因为深居内陆,海洋水汽无法到达,但撒哈拉沙漠的情况截然不同。翻开地图,我们会发现撒哈拉沙漠贯穿整个非洲北部,但它的西边紧邻大西洋,北边是地中海,东边是红海和印度洋。按道理说,撒哈拉地区的三面都是海域,海洋水汽应该能进入内部,为什么还会变成沙漠呢?
首先,撒哈拉的四周都有海域,但海洋的湿润气流很难进入内陆。撒哈拉东部区域存在埃塞尔比亚高原,这块高原在很大程度上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水汽进入内陆。北部地区虽然不存在高原的地理阻碍,但地中海长期都保持着独特的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暖湿润,导致来自亚洲大陆的东北信风无法在北非地区形成降雨。
再看看撒哈拉地区的西北部,有一座阿特拉斯山脉阻挡着大西洋的水汽进入陆地。它的西部地区常年受到寒流的影响,而寒流起到了降温减湿的效果,导致原来就十分干旱的地区变得更加干旱。除了在地理位置上受到限制之外,撒哈拉地区还处于亚热带地区,常年都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笼罩下,导致整个地区的降雨减少。
还有地理学家从地球自转轴的角度变化去解释撒哈拉沙漠的形成,研究表明在大约9000年前,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度大约是24.14度,而如今这一数字变成了23.45度。虽然自转轴在不到一万年里发生了不到一度的变化,但还是导致了北非地区的气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看来,撒哈拉沙漠的形成与其他沙漠形成的原因存在较大的不同,前者主要是因为自然因素,而后者多是因为人类活动因素。
沙漠里的沙子有多深?
统计数据显示,撒哈拉沙漠的总面积大约是932万平方公里,接近我国的国土面积。由于地球的本质是岩石星球,因此无论一块地区存在什么样的地貌,地貌之下一般都是岩石,因此别看撒哈拉沙漠是一个一望无际的沙漠,挖空了沙子地下还是岩石。那么在如此广阔的沙漠里,沙子会有多深呢?
有观点认为是150米,也有观点认为是250米,但这个问题从来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因为撒哈拉沙漠的沙子在不断地移动,使得一个地区的沙子深度不是固定不变的。换而言之,沙漠里的沙丘厚度是会发生变化的,主要是因为自然风会带动表面的沙砾,掀起一层层风沙,就像海面上的波浪一样,今天这块地区的沙砾堆积较多,过一段时间该地区的沙砾明显减少。
尽管我们无法准确地获得撒哈拉沙漠每一块地区的沙丘厚度,但有地质学家通过长期的研究推测撒哈拉沙漠平均深度大约是150米。150米的高度相当于现代城市里的一座摩天大楼,由此可见撒哈拉沙漠的黄沙蕴藏量是多么丰富。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有一座楼兰古城埋藏在黄沙之下,那么撒哈拉沙漠之下是否也有其他古老的文明呢?
过去的撒哈拉沙漠竟然是一片绿洲?
现代研究发现,撒哈拉沙漠并非一直都是一片荒漠,它的自然环境也经过了反反复复的变化。1850年,一位名为巴尔斯的德国探险家前往撒哈拉沙漠进行考察,意外发现沙漠的一些岩壁上绘画了鸵鸟、水牛以及其他人物形象,而且这些岩画的历史至少已经超过5000年了,因此巴尔斯推测5000年前的撒哈拉沙漠可能不像现在这样贫瘠,而可能是一片充满生机的绿洲。
1933年,法国骑兵队深入撒哈拉沙漠,他们在沙漠中部发现了长达几公里的壁画群,壁画上用各种颜色绘制了过去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壁画中还有许多动物形象,所有形象千姿百态,各有特色。据了解,壁画中甚至出现了非洲人划独木舟追赶河马的情景,这说明过去的撒哈拉沙漠是存在河流的,它的自然环境并非一直都如此贫瘠。
现代地质研究表明,撒哈拉沙漠在过去两万年内经历过多次反复的变化。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变化可能发生在公元前4200年,撒哈拉沙漠从绿洲变成了沙漠。再往前追溯应该是13000年前,那时候撒哈拉沙漠从沙漠变回绿洲。至于这其中反复变化的原因,有地质学家认为是自转轴的倾斜度发生了变化。
极端贫瘠的撒哈拉沙漠存在生物吗?
许多考古发现表明,撒哈拉沙漠过去也曾是绿洲,那么如今沙漠底下应该埋藏许多曾经的生命体。比起已经逝去的生命,现在的人们更关注的是,撒哈拉沙漠中是否还有生命存在?实际上是有的,不仅有植物,还有动物。先来说说植物,撒哈拉沙漠的植物分布十分稀少,主要出现在高地、绿洲洼地和干河床附近。
据考证,生长在这些地区的植物基本是耐热耐旱的植物,例如草本植物、小灌木和树。其中,高地区域比较常见的植物有油橄榄树、柏树和杉树,这些植物之所以已经适应了干旱炎热的沙漠环境,是因为它们将根部扎入了地下足够深的位置,这说明撒哈拉沙漠地下还是存在水资源的。
然后再来说说动物,撒哈拉北部有少许的孤立绿洲,绿洲中还生存着眼镜蛇和小鳄鱼。沙漠里更常见的动物多是哺乳动物,例如沙鼠、跳鼠、荒漠刺猬、野兔等。不可思议的是,经过考证,在这片沙漠里栖息的鸟类超过300种,例如鸵鸟、珠鸡、努比亚鸨、沙云雀等。有人可能会问,这些动物在沙漠里的食物是什么呢?
答案就是沙漠里的蜗牛。沙漠蜗牛和我们所看到的蜗牛不同,它们具有很强的耐寒能力,在干旱的时候可以进入休眠状态。而进入休眠期的蜗牛正好也是鸟类和其他动物捕食的猎物,只要大环境不发生剧烈的变化,这条食物链就可以长期保持稳定。
沙漠地下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北非国家陆续在撒哈拉沙漠的一些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比如石油、天然气、铁矿、锰矿、铀矿等。有些国家还因为开发矿产资源而改变了经济面貌,例如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从原来默默无闻的国家变成了世界主要的石油生产国。其中阿尔及利亚地区既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还有储量可观的金属矿产资源。
但由于这些国家原本的工业基础比较差,再加上自然环境并不友好,导致许多国家都以出口矿产资源为主要产业。这样的国家在过去70年里可以获得较快的经济发展,但未来的发展前景则比较灰暗。一方面是因为自然资源总会有开发完的一天,如果不及时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整个国家的经济将会陷入停滞甚至是倒退。
另一方面,未来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应该会越来越少,以核能、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会逐渐改变传统能源格局,因此以售卖传统能源为主要产业的国家都将面临市场减少,供大于求的难题。但从北非国家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要他们自己主动完成产业升级比较困难,需要发展更快的国家带一带他们。
撒哈拉沙漠有没有可能变回绿洲?
上文有讲到,撒哈拉沙漠最近一次发生环境巨变应该在6000年前,虽然6000年不一定是变化周期,但是从撒哈拉沙漠以往的历史来看,未来它还是有可能变回绿洲的。但有地质学家认为,不管地球自转轴如何变化,让撒哈拉沙漠受限的自然因素依然存在,即其周围的山脉阻隔了海洋水汽、东北信风的输送导致降雨稀少。
因此未来人类是否能够看到撒哈拉沙漠再次变成绿洲,除了要依靠自然的力量之外,还要看人类文明能在地球上延续多久。或许是又一个6000年,或许是更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