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有温度,建筑可阅读,
让我们走进咸宁的历史,
触摸它的文化印记,
一起听听古建筑的咸宁故事。
01. 冯京故里
咸宁市咸安区马桥镇垅口冯村是北宋副宰相冯京的故里。
垅口冯村是一个颇有名气的古民居群,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2014年11月,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国土部、农业部、国家文物局、国家旅游局等七部局确定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冯京故里碧水环绕,整个建筑群依势而建,布局有章,疏密有序,错落有致。漫步村中广场,冯京雕像位于中央。建筑群布局大气,古朴高雅,既有典型的明朝古居风格,又有浓郁的荆楚色彩。每幢都是青砖黛瓦,楼高门阔,窗为石雕,墙有飞檐,造型美观,工艺精巧。满目的历史沧桑感、文化厚重感,触手可及。
“当世第”专为冯京建造,体现出冯氏后裔对这位家族杰出人才的敬仰和爱戴。据资料记载:冯京(1021年-1094年),字当世。鄂州江夏(今咸宁市咸安区)人。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己丑科状元,历官翰林学士、扬州、江宁知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宋哲宗即位,累官宣徽南院使,以太子少师致仕。绍圣元年(1094年)去世,追赠司徒,谥号“文简”。
自由填写/摄
冯京从小天资聪颖,好学上进。参加乡试、会试、殿试,连中解元、会元、状元,是宋朝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时任朝廷宰相见冯京才华横溢,先后将两位千金嫁给他为妻,留下了“两娶宰相女,三魁天下元”的千古佳话。
华屋可不造,良田可不治,诗书不可不读。在崇尚文化的山野远村,读书是家训,是族规,世世代代不曾改变。历经数代传承,好好读书是正事,读出名气是本事,已成为村民们共同的认知。少开口炫耀,多埋头读书,已形成村民们共同的性格。从他们朴实的言行举止中,你能读到最执着的崇尚文化的信念。从他们的布满皱纹的额头上,你能看到最原生的文化自信。
02. 沈鸿宾故居
沈鸿宾故居位于咸宁市咸安区浮山办事处太乙村石乌山下。
沈鸿宾生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为清军千总加都司,后因战功升任台湾海营提督。沈鸿宾故居建于清同治七年至十二年(1868~1873年),由沈鸿宾本人主持兴建,建筑面积约1404平方米,为清晚期湖北地方建筑风格。
故居合院布局,以中央厅堂、天井为中轴,左右对称。中轴进深三进,左右厢房进深八间。青色小布瓦顶,门楼呈飞檐翘尾状。共有天井6个,有将军第、皇恩旌裱御赐匾额。堂屋高大,做工考究,梁枋、窗格雕花精细,艺术价值较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研究湖北乡土建筑的重要文物,也是湖北省重要的涉台文物。
03. 羊楼洞明清古街
羊楼洞明清石板街位于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
羊楼洞是欧亚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之一,始建于明代,形成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后历经清代、民国期间改建。羊楼洞明清古街位于松峰港以西,由庙场街、复兴街和观音街组成。庙场街段和复兴街前段街道依据松蜂港走向呈现曲线形。古镇上商业店铺大多集中分布在这段街道上。街道两侧建筑尺度、风格统一,错落布置。
羊楼洞明清古街整体分布依松峰港呈南北走向,现存古街全长约1000米,街道最宽处6米,另有三条丁字巷,街道整体保存完好。街道路面采用硬质的青石板铺设而成。
街两旁是修缮后的明清古民居,大部分阁楼窗棂等建筑保存完好。丁字巷内有清晰可见的车辙印,那是羊楼洞特有的独轮“鸡公车”运送茶叶和货物时,经过漫长岁月碾轧成的,可见当时茶市的兴盛,羊楼洞明清石板街可称为中国制茶业的缩影。如今羊楼洞明清古街仍有熙攘的商客来往和袅袅的青砖茶香。
04. 王世杰故居
王世杰故居位于白霓镇回头岭村,分为祖屋和老屋,有大小房屋20余间。祖屋建于清朝中期,占地约180平方米,坐东朝西,一进两重,是王世杰的出生地,约有300年历史。老屋坐南朝北,一进三重,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是王世杰父辈修建。王世杰故居于2014年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世杰,字雪艇,1891年生于崇阳,著名法学家,曾任武汉大学首任校长。临终前,王世杰立下遗嘱,将一生收藏的所有字画书籍赠与武汉大学。
王世杰一生俭朴,对家乡故土怀有深情。1925年,崇阳县自立夏后大旱无雨,庄稼颗粒无收,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饥荒。身在北京的王世杰闻讯后借了一笔巨款,寄回家中,让父亲从江北买回两船大米,三船大豆在县里赈灾救民,使不少在死亡线上挣扎的饥饿贫民得以缓生。
王世杰逝世后,其客居美国的侄儿王德芳遵叔父遗愿,寄款在故乡回头岭修建了一口水井,竖立井边的石碑刻有“敦睦饮水井”5个大字。其女儿雪华和秋华遵照王世杰“为家乡人民做件好事”的遗愿,在崇阳大道捐建了“雪艇图书馆”。
05. 王明璠府第
王明璠府第位于通山县大路乡吴田村1组,距县城3公里。又名“芋园”,即大而无华(非豪宅)之意。又呼为“大夫第”,1901年王明璠因功授受封四品“朝议大夫”,其大门额书有“大夫第”的门匾之故。是湖北省现存单体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清代民宅,享有“湖北第一宅”之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府第建筑包括主体宗祠、宅院、学校、花园及各式手工作坊。建筑布局以宗祠为中轴,两侧对称布置五进住宅。宗祠梁架形式均为穿斗式,无梁架者均采用硬山搁檩做法。
所有建筑均为青布瓦屋面,山墙帽为猫拱背式,青石板天井,三合土地面。宗祠前端设木雕戏楼,各进天井之间互相联通,两侧檐部安设遮阳布卷轴,地下排水系统完善。
王明璠府第是湖北省目前保存规模最大的民居建筑之一。府第功能设施齐全,文化内涵丰富,是传统民居建筑中巧妙运用自然水系,与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生活和谐共存的成功范例。
06. 周家大屋
周家大屋位于通山县九宫山镇中港景区东南部,是中港景区主要景点之一,内设有农家旅馆、农庄、土特产店等。
史载乾隆戊戌年,三国东吴大将周瑜后裔同统万公举家迁徒于此兴建而成,2004年被评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至今230余年,大屋占地面积4400平方米,由青石、青砖、青瓦、青木构成,内建有厢房、祠堂、小姐闺阁,大小房间132间,48个天井,屋内家家相通,户户相连,在屋内周游,晴不戴帽,雨不打伞。
大屋四面环山,三面环水,前面三重山,伏案笔架山,后面三重山,背靠青龙山,门前鸳鸯水,世外有桃园。“赤壁遗风”:“遗风”是前代或前代人遗留下来的风教。三国赤壁之战,曹操率领八十三万人马下江南大败而去,当时周瑜是水陆大都督战败曹军,大获全胜。这里居住的是周瑜后裔,故叫“赤壁遗风”。
周家大屋分别有丁、财、秀三门,中门为秀门(古时候的读书人称为秀才,因此取名为秀门),左边为丁门,右边为财门。不说还好,说来挺巧。住秀门两边的居名每家都出了一类大学生、博士或硕士;住财门旁边的居名则是周家大屋最富有的;而住丁门的则是人丁兴旺,子孙满堂。
这里有些是我们儿时玩乐的老街老巷
这些老建筑、老房子,
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成长,
这里有你的回忆吗?
快来和我们分享吧!
信息综合自:湖北日报、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官网、咸宁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