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即“出暑”,是暑气渐消、炎热离开的意思。此时三伏已过或接近尾声,气温逐渐走低,天高云淡,正是出游迎秋的好时节,有“七八月,看巧云”之说。
神秘的中元节就在这个秋高气爽的节气前后。它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俗称“七月半”。人们会在中元节的夜晚放河灯以表达对逝去故人的思念。温暖的荷花灯在水中飘摇,映照着空中的明月,对先人的哀思、对今人的祝福,随流水一点点远去,直到成为天边模糊的光点。
2019年9月13日,江苏镇江,中秋佳节晚8点,句容宝华山千华古村玉泉湖畔,“古装美女”和游人放河灯祈福。 人民视觉 资料
据说放河灯的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渔猎时代。乘舟出海的人们在经过险滩或遭遇大风大浪时,为向海神祈求平安,就用木板编竹做小船,彩纸做帆,在船中放入祭品,点上蜡烛,任其在水中漂流。至今在台湾、福建、广东等地,渔民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他们把这种河灯叫作彩船灯。
对渔民来说,处暑时节恰恰是出海捕捞作业的收获期。此时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原本平静的海面转瞬汽笛轰鸣、百舸争流。在江浙的沿海地区,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开渔节,千家万户挂上渔灯,举办千舟竞发仪式等,很是热闹。
处暑喜迎丰收的不仅是渔民,还有农人。“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处暑时节昼夜温差加大,作物白天吸收的养分到晚上储存,庄稼成熟很快,要抓紧收割。
2021年的处暑节气从8月23日到9月6日,涵盖“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三个物候。
处暑一候:鹰乃祭鸟
处暑的第一个五天,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
作为日间活动的猛禽,鹰类的食谱广泛多样,小鸟是其中最符合人们认知的典型代表——有传统游戏“老鹰捉小鸡”为证:家鸡由野生原鸡驯化而来,属于鸟纲雉科。
每天清晨,老鹰用嘴梳理一番羽毛,清扫完营巢地或夜宿地的环境卫生,便开始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捕猎活动。
捕食其他鸟儿的鹰隼常常在空中巡航,一旦发现猎物便迅速跃升,占领制高点,随即收拢双翅,高速俯冲至猎物附近,用锋利的爪子和弯钩状的喙袭击猎物要害部位。当突袭下失去飞行能力的鸟儿凌空下坠,老鹰就稳稳地接住猎物,将其带至安全地点开始享用美餐。
我国常见的苍鹰、雀鹰、赤腹鹰等均是吃小鸟的鹰类。不过,鸟儿只是鹰类食谱上寻常的一部分罢了。不同的鹰类,取食对象和捕食行为天差地别,外形特点也大相径庭。
有些鹰并不吃天上飞的,而是爱吃水里游的,比如鱼鹰和海雕。它们捕食时在水面上空盘旋或迎风悬停,发现猎物就急速降至水面,从水中抓取鱼类。
有些鹰钟爱兽类,小鸟还不够塞它们的牙缝,比如美洲角雕和食猿雕。它们都生活在热带雨林,常常在森林上空盘旋寻找猎物,主要以树栖动物为食。美洲角雕最爱的食物是懒洋洋的树懒,而食猿雕就是黑猫警长里凶残的食猴鹰,顾名思义爱捕食猿猴。
有些鹰喜欢吃地上爬的,比如蛇雕、蛇鹫。它们专为捕杀蛇类而生,腿上无一例外地长着厚厚的角质鳞片,以防止被蛇咬伤。其中蛇雕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毒鸟,被称为“鸩”。古人认为,蛇雕多吃剧毒的蛇类,因此必然有毒,将其羽毛浸泡入酒便制成了毒酒。成语“饮鸩止渴”由此而来,用以比喻只顾眼前,不虑后患。就连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中将鸩鸟记载为毒鸟:“其毛有大毒,入五脏,烂杀人。”但现代科学早已为蛇雕“平反”,证明这些说法都是无稽之谈。
除了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爬的、树上躲的,还有些鹰类钟爱稀奇古怪的食物。被称为“自然界的清道夫”的秃鹫家族,专门吃腐肉,百毒不侵;胡秃鹫以骨头为食,可以轻松吞下35毫米到25厘米的骨头,外号“骨头压碎机”;蜂鹰喜欢吃蜂蜜,连蜜蜂和蜂巢都不放过;蜗鸢只吃蜗牛,又细又尖的喙可以灵巧地将蜗牛肉从壳内叼出;棕榈鹫口味清淡,最爱棕榈树的油棕果;白兀鹫恰恰相反,是个重口味,可凭借敏锐的视力精准定位草原上散落的粪便——哺乳动物粪便中丰富的胡萝卜素能帮助它们维持脸部皮肤的亮黄色,从而吸引异性。口味独特的白兀鹫还是世界上唯一会使用工具的猛禽,会用石头砸鸵鸟蛋。
城市向外扩张,森林和荒野逐渐萎缩,有些鹰不得不来到城市筑巢安家。它们与我们共享着同一片天空,巍峨高楼便是它们的山峦与峭壁,它们俯冲、跃升、滑翔,仿佛山林从未远去。
处暑二候:天地始肃
处暑的第二个五天,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
“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的一个重要来由,就是那满目萧瑟枯萎的草木。
秋是收获的季节,亦是凋零的季节。繁华到极致,紧接着便是腐朽与荒芜,这是生命的规律与周期。
对一年生植物而言,秋的肃杀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它们无一例外是不耐寒的草本植物,在一年内走完自己的生命周期,如大豆、花生、水稻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就是形容这类植物,那看似百世不易的植株也许早已历经千秋万代。
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因为原产地温度较高,日照较短,季节性的温度变化不显著,因而较耐高温,在夏季生长最为旺盛。待长出足够多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养活自己,它们就将全部的能量用于繁殖后代。
为了提高后代的生存几率,大多数一年生植物开花多、种子也多,大部分种子会遭遇各种意外,比如落在不合适的地点,或是在成熟前就被吞进了动物的肚皮,但有些在很多年后仍可发育。最令人惊叹的 例子是辽宁岫岩县大房身乡的黄土层里发现的近400粒狗尾草种子,经同位素测定,它们已埋藏了一万年以上,算是植物界的“老古董”了,谁曾想到,这些沉睡了万年的种子竟然顺利地发芽、开花、结籽!可惜,一旦苏醒,它们便不再是长生不老的传奇,“泯然众人”,逃不脱秋季凋零的命运。
狗尾巴草 人民视觉 资料
主要的粮食作物都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园丁们也很爱一年生植物,它们生长快,开花多,很适合装点缤纷的花园。和一年生植物不同,原产于寒带与温带的植物不耐炎热,却耐寒力强,必须经过低温历练才能开花结实。它们通常在秋后播种,跨年生长,第一年仅长出根茎叶,冬季休眠,第二年春季才开始继续萌发生长,开花结实,再走向衰败。这其中有许多艳丽的花卉,如雏菊、紫罗兰、三色堇等。白菜和甜菜也属于二年生植物。
还有些植物虽然每到秋季便枯萎凋零,却只是“假死”或休眠,包括菊科、蒿属等为代表的半灌木,芍药、玉簪等为代表的宿根植物和水仙、鸢尾等为代表的球根植物。它们均有着多年生的地下部分,只是暂时保存实力,躲在土壤里过冬,来年春季便会重新恢复活力。
为了适应大自然的环境,不同植物的生命周期天差地别,短的只有几十天,长的可达成百上千年。有时候,同样的植物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生命周期,比如棉花在江浙一带为一年生草本,到了低纬度的南方却可以变成多年生草本;有时候,仅仅因为栽培习惯的变化,植物的生命周期也会改变,如春小麦和冬小麦的差别。
不过,无论花草树木的生命周期如何改变,是长是短,作为种子植物,它们的一生总逃脱不了同样的规律:萌芽,开花(裸子植物形成孢子叶球),孕育下一代的种子,最后走向生命之秋。
处暑三候:禾乃登
处暑的第三个五天,谷物成熟了。
“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和许多植物一样,谷物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不同的是,它们的子孙后代——种子将被加工成各种主食端上人类的餐桌。
人类驯化谷物伴随着文明的发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就提出“五谷为养”,这是最早的饮食指南,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核心。
对于五谷究竟指哪五种作物,自古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流传最广的两种说法分别是稻、黍、稷、麦、菽和麻、黍、稷、麦、菽,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可能与南北方的气候、作物差异有关。
其中第一种说法更易为人所接受,其种子被称作稻米、黍米、粟米、麦粒、菽豆。
2021年5月16日上午,海口市云龙镇三十六曲溪省级湿地水稻公园,水稻长势良好,已接近成熟。 人民视觉 资料
稻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全世界的主要口粮。
大米就是脱了壳的稻谷,根据加工方式的区别,可分为糙米、胚芽米和精白米。只脱去外壳的棕黄色米粒是糙米,在此基础上磨掉谷皮和部分种皮,保留胚芽层和糊粉层的是胚芽米,如果再经过多次碾磨、抛光除掉所有的糠皮胚芽,就是精白米。
我们最常吃到的白米饭就是精白米。不过,虽然它口感细腻,营养价值却最低;胚芽米兼顾了健康和美味;保留了果皮、种皮、外胚乳、胚乳及胚等完整果实成分的糙米最有营养,但口感粗糙。
根据黏性的不同,大米还可分为粳米、籼米和糯米。北方多种植粳米,口感软糯黏稠,特别适合熬粥,以东北大米为代表;南方多种植籼米。米质轻、黏性小,吸水性和涨性好,口感稍硬。
老上海人认为籼米最差,而糯米最好。有这么一句俗语:“吃洋籼米,发糯米嗲”,形容矫情、做作,真是烟火气十足的精妙比喻。
虽然大米是最常见的粮食,但被称为“五谷之首”“百谷之长”的却是稷——小米,它也是我们祖先最早驯化的粮食作物。所谓江山社稷,社是土地之神,稷便是谷神,其地位可见一斑。
小米的生命力极其顽强,耐旱又耐瘠,且产量巨大,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之说。传说神农在山西上党一带的百谷山上尝遍百草,从狗尾巴草中优选出谷子,并教会人们播种,从此逐步走向了农耕文明。
五谷中的另一种米是原产于中国北方的黍,也就是黄米。它的饱腹感很强,煮熟后很黏,可用于煮粥、做糕、煮黄米饭、酿酒,常用来做各式点心,比如黄米凉糕、黄米粘豆包等。
黍是古代黄河流域重要的粮食作物,因此有了《诗经·魏风》中脍炙人口的诗句:“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除了各种各样的米,五谷还包括麦子和豆类。可磨成面粉的麦子是面食帝国的原料,西方的披萨和面包,东方的饺子和馒头,还有各种风味的啤酒、白酒,都离不开麦子。而如今几乎已退出主食行列的豆类曾经也是重要的食物——战国时,菽、粟并称,居五谷、九谷之首。据《战国策·韩策一》记载:“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藿指大豆叶,可见大豆在当时既是蔬菜也是粮食,是餐桌上的主角。如今,豆类依然以其百变姿态在食材中独领风骚,豆子、豆芽、豆浆、豆腐、豆花、腐竹、豆腐乳……就算搞个全豆宴,都可以轻松不重样。
岁月流转,五谷乃至粮食的定义和种类一直在变,不变的是民以食为天。联合国 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的66%将生活在城市中。如何重新规划城市,提供韧性的农业支持系统将是未来的一大挑战。都市农业、可食景观、全新的主粮类型……一场全球粮食革命的大幕正徐徐拉开。
这期,我们将回顾 立秋的物候观察记录。下一期《物候记》,我们将为大家解读白露三候,同时回顾处暑的物候观察记录。
(作者李蔚系自然教育机构自然萌创始人。封面、物候卡插画:季静,封面图设计:薛之韵,海报设计:白浪。)
“物候记”专栏记录一年之中节气、物候的指征,观察自然变化与城市生活的关联,积累当代中国城市的物候观察资料。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