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因山而清,因水而秀。
北普陀山、南山、紫荆山三座山,女儿河、小凌河、百股河三条河,以及124公里中国纬度最北的海岸线,让锦州这座历史名城拥有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东湖公园鸟瞰图
为进一步挖掘这份独特的资源禀赋,把锦州建设成“三山环抱”“三水萦绕”的美丽生态城市,近年来,锦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进“三河共治、三山共建、两环一带建设”,树立锦州绿色发展的新形象,让生态优势逐渐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让“锦绣之州”的人们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绿色生态福祉。
母亲河,重现碧波
小凌河自古被称为锦州的母亲河。曾几何时,由于缺乏科学治理,小凌河经常断流,大风天尘土飞扬,早已不见了往昔碧波荡漾的风姿。让母亲河流起来、清起来、美起来是市委、市政府实施两河治理工程的目标之一。2014年4月,锦州市两河治理工程启动以来,对小凌河及其支流女儿河、百股河实施全面生态治理。如今,河床被重新平整,向下深挖、做防渗工程,增加蓄水量;沿河修建十余公里的绿化带,形成市区最大的带状公园;把小凌河北岸129万平方米的河滩荒滩树林,改造成了有“城市氧吧”之称的东湖森林公园,犹如一大块翡翠嵌在河边。
贯穿半个城区的超大型全民滨河健身休闲带,88座运动广场、43座健身广场、21座亲水平台交叉林立。路桥设施自成网络并与城区交通体系互联互通,市民可连贯抵达各类健身休闲场所交替进行各种运动。每到清晨和傍晚,锦州小凌河沿岸是市民休闲健身的乐园。宪法广场、锦州历史文化墙暨“锦州赋”文化景观墙、地域文化景观区、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展馆及电影广场、市民讲堂、万人水上文化演艺广场等沿河文化链景观让人流连忘返。
东湖文化广场
小凌河如一条玉带,由西向东穿城而过,把城市分为南北两部分,让锦州平添了几分氤氲与妩媚。随着小凌河生态环境的改变,天鹅、秋沙鸭、鹊鸭、灰雁等多种珍稀鸟类开始光顾锦州,展现了一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风景。
南山,家门口的好去处
南山,从一座万亩荒山到一个生机盎然的市民休闲旅游之地,这是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立市、建设宜居城市的重大举措,是继续推进城市南扩的标志性工程。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抽调精兵强将、破解建设难题,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仅仅七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一期工程。为了解决南山缺水问题,南山修复工程的第一件事就是引水上山,把女儿河的水引到了山上之后,整个南山的生态环境到处都是绿意盎然。
南山公园修复项目道路工程总长约10公里,登山径、景石、木栈道、游廊等景观工程总面积约90万平方米,栽植乔木、灌木绿化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从2016年至今,已累计投入3.4亿元。走进南山公园,沿登山栈道慢行,路两边的薰衣草、金鸡菊点缀其间,京桃树、五角枫等树木随处可见。来到山顶的罕王殿观景平台,远景高楼大厦林立,车水马龙,一幅繁荣的都市景观画映入眼帘。修复后的南山公园集休闲、文化、运动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公园,是百姓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更成为锦城一张靓丽的名片。
美丽的南山公园
民生工程,满满的获得感
随着“建山治水”工程的全面展开,一个个民生工程为广大市民带来了惊喜和欣慰。随着小凌河滨河路四期工程正式通车,一批直接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一个个完美收官。
滨河路五期工程、女儿河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百股河治理工程、辽西北供水配套工程、锦凌水库移民及验收工作逐步完成;南山垃圾场正式封场,同时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填埋场开始运转;南站地区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外环路一期工程、中环西路跨小凌河大桥工程建设成果初显;按照国家、省推进渤海治理要求,持续推进锦州市“蓝色海湾”整治修复等一系列的大动作。生态不断改善,让锦城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提升了锦州生态环境,加快了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脚步。
封场后的南山垃圾场
如今,城中的女儿河、小凌河、百股河三条河流碧波荡漾、城水相依、风光迤逦。沿海经济带“蓝色海湾”整治修复工程有序展开,岸线修复、生态廊道建设、海岸带治理等一系列项目一并实施。一系列致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大动作,拉开了城市路网骨架、增多了休闲旅游去处,百姓乐享生态之美、城市之美、生活之美。
编辑|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