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城市的清晨,天幕低垂,空气很潮湿。显然,还有一场雨正在来的路上。
我喜欢这样的天气。
趁着雨暂停的空当,我步出家门,在路边一个人走着。街上的行人明显比平时要少很多,街道显得很空旷。我拿着一把雨伞,踽踽独行。
空气非常清新,有水汽在空中弥漫着,路边花草的气息中混着泥土味,隐隐地扑入鼻中。这样的天气里,一个人走在路上,头脑特别清醒。一个人,就这样浑身轻松地在这润湿的天气里走着,自如、惬意。特别是对我这样一个眼睛已经重残的人来说,太需要在这样的天气里,一边呼吸着新鲜空气,一边独自漫步遐想。
在我的记忆里,最近的一次雨中行还是十一年前陪着学生晓芳去大乘寺参佛。
那天早晨出门时就已经下雨了,但因为晓芳的时间不好再改,而且几天前就打电话和佛心师说妥了当天要去,于是便冒雨出发了。一开始雨并不大,但越往后雨越大。老天仿佛被人撕裂了一个口子,雨水倾覆而下,遮蔽了整个天空,覆盖了茫茫大地。让人欣喜的是,几十分钟的行程结束后,到了目的地时,雨竟然小了很多,好像不愿意再为难我们似的。
晓芳一边撑着伞,一边搀扶着我在水中小心地走着,她知道我眼睛很不好,视物非常困难。我也依偎着她,共同向着佛门走去。进入寺门后,雨忽然又大了起来。雨中的大雄宝殿更显巍峨,和圆觉殿遥相对应着,庄重肃穆。周围的草坪比平时浓绿了许多,也浑厚了许多。
佛心师陪着晓芳在殿堂里盘桓着,晓芳虔诚至极,不时地参拜。我对此兴趣不大,便从殿堂里踱出来,坐在门前的小凳上。殿檐足有两米宽,把大雨隔离在了外面。我一边静静地等待着她们,一边打量着这个慈悲为怀、善义常行的佛家世界。眼前骤雨泼洒,耳畔雨声喧哗,空气里到处弥漫着潮湿的味道,整个世界仿佛都被雨主宰了。多么酣畅淋漓的大雨啊,寺院里纤尘不染,雨雾中透露着佛的深邃和睿智。
不一会儿,耳畔里传来不绝如缕的诵经声,悠悠扬扬。雨水洗刷过的寺院更显静穆,混合着雨声和诵经声,动静分明,声色并茂,恍若两个天地。我的思绪一点点蔓延开,尽情感受着佛的深邃,体会着这方佛地的圣洁,心中的杂念荡然无存,心绪回归宁静……不知什么时候雨小了,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在这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的氛围里走着,思绪从当年的大乘寺中回到了现实。一年多来,重残的眼睛使我的生活陷入极大的困境,几个月前经历的那场变故又平添了许多烦恼。生活的多变与人性的丑陋,让我感慨万分。贾平凹先生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就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面对苦难与变故,我太需要一场雨中之行让自己的思想清晰和丰盈起来了。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会遭遇不如意、不开心的事,正如佛心师说的那样,“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越是这样,越要时刻怀有一颗平和从容的心,要把苦难视作培养伟大心志的保姆。有了这位冷酷保姆的关照,一个人才能培养起勇敢、刚健的性格。想一想作家史铁生,还有奥斯特洛夫斯基、海伦·凯勒、张海迪,这些身有残疾却顽强不屈的人,哪一个不是在苦难中需要我们仰视的人?和他们相比,我虽然眼睛重残了,视物极其困难,但生活尚未走到绝境处,我不能在苦难面前败下阵来,丧失了意志,泯灭了精神。
晓芳或许也经历过苦难,她喜欢到佛的世界里参悟人生,那是她的选择。我却觉得,直面现实,不向苦难低头,敢于迎着苦难前行,就是最壮美的人生。再大的苦难都只是一块粗粝的砂石,每一个人都应该接受它无情的磨砺。只有这样,人生才能丰盈起来,生活才能变得欢愉,思想才能不陷入平庸。
□王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