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22小时
文/贾延
来源:郑州文学(微信公众号)
7月20日下午4点半,我们的旅游大巴被堵在了南四环之外的郑州侯寨高速公路收费站里。郑州连续数十小时的大暴雨,导致高速公路被封,只能出,不能进。在收费站里边堵了两个多小时以后,我们的大巴终于一步三停的挪到了收费站外。但出站不到百米就彻底停了下来,因为高速收费站附近地势高没有积水,下边不远处的南四环以内却是一片汪洋,泡在水中息了火的大小车辆动弹不得,后边的车都停在高处不敢冒然下水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暴雨仍然如悬河注水下个不停,为了安全,市区不少地方拉闸停电,郑卅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偶尔依稀可见的灯光,在雨雾中眨着疲惫的眼睛。
我们的旅游大巴早上5点半从韶山出发,中午在服务区吃罢午饭,想到天黑以前就到了家,不少人就没有再带多余的食物和水。此时天已经黑了,大家在车上相互谦让着、把仅有的水和食物与身边的人分享。
因为车一熄火空调就会自动关闭,7月流火正值盛夏,车上56个人挤在一起感到热,闷热,热得人汗流浃背,闷得人喘不过气。不少人提议每人兑十块作为油钱,想让司机发动车把空调打开。导游星燃(一位中年大姐)一路上总是乐呵呵尽力滿足每个人的需求,此刻却果断拒绝:“不行,万一这雨仍然下个不停,明天还进不了城,如果因开空调把油都耗完,该走的时候车发动不起来怎么办?到时候一车人等着,到处去找油岂不是更麻烦?”她说得有道理,没人再坚持开空调了。
夜里,车上没人骚动不安,没人窃窃私语,只是闷热得实在受不了了,不时会有人自己悄悄下车,打着伞站在雨地里降降温透透气凉快凉快。真有一股子“不怕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般的豪气。
21号早上7点左右,雨下得小了些,导游怕暴雨再次来袭,总待在车上也不是个事儿,于是动员大家与家人联系,约个地点接人。她说:“无论有无车接,进入市区再想办法,总比待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进城的车上强吧。”于是人们陆陆续续冒雨结伴而行,打着伞趟着水互相搀扶着出发了。
和我一起同来的朋友也走了,他本来想让我一块儿走,路上还可以帮帮我有个照应。我谢绝了他的好意:第一 我家老头子和孩子们都在千里之外,既使进了城也没人能够来接我。第二我总不能把拉杆箱顶在头上,然后让朋友打着伞拽着我趟水慢慢往前摸索吧?这种情况下一个人行走都挺难的,更何况还得照顾我,不想给朋友添乱成为他的累赘,决定还是留在车上与车共命运吧。最后车上只剩我们五个,导游珂珂姑娘和星燃姐姐一直陪着。
上午将近9点的时候雨基本停了,但是由收费站直通市区的马路仍然一片汪洋,我们乘坐的大巴,跟着前边被困的车队绕道涉水慢行了一段路,终于向东拐进了南四环。这里地势较高,露出的地面把积水隔成一块儿块儿、一片片,犹如千岛湖般。别的车都继续沿着南四环开走了,我们的旅游大巴不知道为什么却停在了路边。只见路南十来米处,通向一个小区的路面塌了个大坑,周围已经用绳拉起了警戒线,一辆小车和一辆中巴陷进坑里,只有车顶露出水面。我们的车在这儿停了半个多小时,才绕道慢慢开到南三环附近的一个加油站,停在这里就再也不往前走了。车上的我们虽然旅游之前并不相识,但分手之际大家却像老朋友一样,互相道别、互祝平安。导游珂珂姑娘和星燃姐姐一再交代:“大家到家以后,一定要给我们打电话报个平安啊。”
上午10点半,我拉着行李箱从南三环沿着嵩山路向市区出发。这里除了塌陷的地方和低洼处,路面基本上已经没有积水了,一辆辆昨日困在水中熄火的小车,横七竖八的坐卧在马路上,遮挡了一片一片被大水冲得坑坑洼洼的路基。没有公交,没有地铁,只有私家车。黑的,白的,红的,黄的,灰的,蓝的,由南三环方向向市区鱼贯而入,大概也是被堵在市外,此时匆匆往家里赶或奔赴工作岗位吧。
我走走停停不时回头张望,希望能够拦截到出租车。站在路边儿没一会儿,就见一辆浅绿色的出租车开了过来,我兴奋地老远就向他招手,然而车没有停。见车里后排只坐着一个人,心里还有点儿小遗憾:非常时期,一个人占辆车太浪费资源了吧,要是停下来一起拼车该多好啊!出租车夹在私家车里边,一会儿一辆也不算少,然而奇怪的是辆辆都不停,其中有几辆还是空车。当我拦第5辆空车的时候,司机师傅还把手伸向窗外向我摇摇手。“空车为啥不停?”我百思不得其解。“大概是已经被网上订好,赶去接人的吧。”旁边同样等车的中年人说。而后他不再抱搭车希望,无奈地拽着拉杆箱走了。年轻真好!对于七旬老妪我就没他那么潇洒了:我们所乘坐的旅游大巴,从20号早上5点半从韶山出发,到21号上午10点,在车上坐了28个多小时,久坐不动血液不活,望着一按一个坑像没蒸熟的发面馍一样的腿脚,我没有信心拉着行李箱走回远在市区的家。此时网络已经瘫痪,手机没有信号,电话和微信打不进来也发不出去,与亲朋好友完全失联不能求援怎么办?最后我决定向私家车求助,能捎带一段儿是一段儿,慢慢儿往家的方向挪吧。
决定归决定,真要拦截私家车是需要勇气的!私家车毕竟不是出租车,不是我出钱你出车的金钱交易,人家不欠你什么,捎你是情意、是帮你,不捎也没有什么不对、无可指责挑剔。看着匆匆赶路的他们一辆一辆急驶而过,手怎么也伸不出去,眼看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我却没有走出多远。最后抱定招手后人家不停车也是正常的、应该的,停了车不管捎与不捎都要感谢感恩!终于鼓足勇气向私家车伸出了求助的手。
为我停的第一辆车司机是位中年男士,我跑上前去双手合十,说的第一句话“谢谢您!您是第一个为我停车的人。”我有些激动,连话说得都有些磕巴。他说前边马上就到了家,急着想回家看看。我读懂了他脸上的焦虑和歉意,向他挥挥手说:“没关系,无论能不能捎上一程,我都衷心的感谢你!赶快回家去看看吧,愿家里平平安安一切都好。”虽然最终他未能捎我一程,但短暂的邂逅给我印象深刻,他的声音、表情至今还印在我的脑海里。
车里有的人多,有的人少,有的只有司机自己。我想人多的车,肯定忙着赶路办事儿不便打扰,就尽量向只有司机一人的车招手。我知道从这里往北都是赶往市区的,只要问司机去哪里,能捎一段儿是一段儿。可是我的眼神儿不太好,车前的挡风玻璃反光,等看清楚车里人多人少的时候,往往车已经到了眼前,再招手已经来不及了。就这样错过了一辆又一辆。
我别无选择,仍然站在路边等待机会。蓦然回首,我看到10米开外有一个小伙子拿着车钥匙,向停在路边的车子走去,就赶紧拉着行李箱跑了过去。等我跑到跟前,他车门已经打开了。“小伙子你这是准备到哪儿去?”他回过头来还没来得及回答,我身后传来了另一个小伙儿的声音:“俺俩哪儿也不去,就是准备在车上聊聊天儿。” 我笑着对他俩歉意地说“哦,对不起,打扰啦。”正准备转身离去,那个开车的小伙子问我:“阿姨,你是要去哪里?”我没有说出家的位置,只报了离得较近的一条主干道“中原路”(心想主干道车多,截车的机会就多,走一段算一段。)没想到他说“我只能送你过前边儿一个路口,第二个路口路被冲坏了过不去,最多我只能送你到那里。”专门送我一程?我感到十分意外,无论距离长短我心里都充满了感激,一再向小伙子表示谢意。果然第二个路口路被冲毁了,还有很多积水,人和车都过不去。车停,小伙子帮我把行李箱从车上拿下来说“阿姨!我只能送到这儿了。”“就这我都感激不尽,真是遇到好人了!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他笑着向我摆摆手说“不用谢,应该的!谁都会有遇到难处的时候,阿姨不必放在心上。”说罢上车又照原路开了回去。多好的小伙儿啊,帮了人却又不肯留下姓名,我望着远去的车影心里默默祈祷,愿好人一生平安!
前边是过不去了,我看到穿迷彩服的身影个个脸上有泥头上有汗,穿着湿衣服在被毁路段忙着抢险。志愿者在指挥着车辆掉头改道,站在路边我心里有些不甘:如果要改道,就得退回到原先的那个路口,那么小伙子就等于白送我了。此时已经过了下午1点半,肚子饿得咕咕叫,我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家,咕咕的肚子还得坚持多久。正当我犹豫该不该原路返回的时候,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在我正前方不到2米的地方停了下来。司机是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小伙子,拿着手机正在划拉着屏幕。我赶紧走上前问道:“小伙子能不能捎我一段儿?”“捎你一段儿没问题,只是涵洞积水过不去,好多路都封了,定位也不太管用。你要去哪里?”他头都没有抬继续划拉着手机。搭人家的顺风车,自然不能像坐出租车那样报自己去哪里,而要看人家的行车路线,只要是往北往东的方向走,能带一段儿离家就近一点儿,多截几次车总会到家的。因此他话音刚落,我就反问:“小伙子,你准备去哪里?”“我去南阳路。”“那你可以捎我到大石桥。”“去大石桥要经过涵洞过不去,这一片儿路我不熟,不知道该怎么绕道才能到南阳路。” “刚巧这一片我熟悉,我知道怎么走:上医学院立交桥别走顶层,顶层去南阳路虽然是近道,但是过铁路要走涵洞过不去,上二层立交桥可以直接拐到解放路立交桥上,从解放路立交桥上跨过铁路,下桥北拐走民主路,然后再向西拐到铭功路…没等我说完他就接话了:“到了铭功路我就知道怎么走了”“如果要走这条道儿,由民主路到铭功路刚好路过我家小区小区门口,小区门口离铬功路不到一百米。”怎么会这么巧?巧得令人难以置信。“阿姨上车吧,能够顺道把你送到家那就更好了。”他放下手机,高兴地招呼我上车。
路上我了解到他叫王磊,家是周口鹿邑的,几年前从郑州大学软件学院毕业,目前在郑州打拼自己开公司,从事软件项目开发。他说:昨天他去登封办事儿,被大雨隔在那里,今天一早雨下小了就急忙往回赶。前边路断了正发愁不知道该怎么绕道的时候,还真有这么巧的事儿,就碰上我拦车并且知道怎么绕着走,一下子解决了他的大难题。他笑着感叹道:有时候,帮人真的就是帮自己啊!
车上他还告诉我:自已的女朋友是个医务工作者,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上班,昨夜在医院为受伤的抢险战士及群众忙活了一夜。一股热流禁不住拥入眼眶,那是发自内心的感动:无论是天灾还是疫情,每到危急时刻,人民子弟兵和白衣天使总是冲在最前方,为人民的安危保驾护航。
因为进入郑州市的火车,最终汇入京广线呈南北方向开进火车站,郑州城区被铁路线隔成了东、西两半。东西方向的马路,多半都从铁道下边的涵洞通过,架在铁道线之上的通道, 周边数公里只有这座解放路立交桥。涵洞都被大水淹没了,解放路立交桥就成了连接铁路东西两边市区的唯一通道。
来到桥面上,只见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往日只允许跑汽车的立交桥,今日自行车,电动车,甚至还有年轻夫妇推着幼儿手推车。有匆匆赶路的,有悠闲散步的,甚至还有站在桥边儿向远方眺望的,一派和平景象,看不到因暴雨大水给人们带来的恐慌和沮丧的情绪。从解放路立交桥下来直接北拐驶入单行道民主路(从桥上下来的所有车辆都得走这条道),向前行驶二三百米再向西拐入铭功路,然后一直正北,过了大石桥就是南阳路了。这是去南阳路绕得最少的一条道,还正好路过我家小区门口。
2021年7月20日郑州特大暴雨,是我此生第一次遇到的。大雨无情人有情!感恩有王磊及和他一样有爱心的人们一路相助,下午两点半我终于平平安安进了小区。从上午10点半我站在南三环嵩山路口,到下午两点半回到小区,走了4个小时。如果从头天下午4点半车被堵在高速路郑卅侯寨收费站算起,我从郑州的南大门回到市区的家,整整用了22小时。这非常22小时,承载着太多的感动和记忆。
人要懂得感恩,爱心需要传递!我会给我的孩子和孩子的孩子讲述这非常22小时的故事,坚信我的孩子们定会将爱心传递下去,也会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作者简介
贾延,作家。曾任郑州市老艺术家协会理事及《商都艺苑》编辑,以报告文学而知名。主要作品有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虎美玲口述、贾延撰写的《洗尽铅华一我的豫剧人生》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