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南区红场镇西南部的大陂村地处山地丘陵区,是一个纯农山区村。这个静谧隐蔽的村庄,曾留下革命先辈的红色足迹,村内的杨氏祖祠是中共潮普惠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办公旧址。近日,记者前往探访,了解革命旧址背后的红色故事。
★现场探寻
祠堂按原结构修葺一新
这是一座潮汕典型建筑,祖祠整体结构完整,祠内有一厅一天井一拜亭,建筑完好,修葺一新。屋顶大量运用嵌瓷、泥塑等建筑工艺,墙面有精美的传统书画篆刻,大门上方有“杨氏祖祠”石匾。据介绍,该祠现在是当地村民祭拜祖先的场所。
作为当年中共潮普惠县委、县苏维埃政府的办公旧址,这里留下了独特的革命色彩和历史记忆。那是1930年底,中共潮普惠县委和苏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大南山革命根据地和苏区政权。1931年11月中旬,中共潮普惠县委在大溪坝石狮埔召开了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潮普惠县苏维埃政府。县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在当时引起热烈反响,革命石匠翁千在红场大溪坝村石狮埔的大石上刻下“潮普惠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万岁!”“武装拥护苏联”等大标语……后来,由于革命形势的变化,该办公旧址被国民党张瑞贵部队烧毁,成为一片废墟。这个祖祠是近年由村里族亲筹资,按原结构修建而成。
★红色足迹
加强党的建设扩大苏区范围
1930年11月1日,闽粤赣边区第一次党代会在大南山大溪坝村召开。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坚持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方向,扩大苏区,以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把闽粤赣三省边界根据地连成一片与中央苏区相连接的战略意图,成立了中共闽粤赣边区特别委员会,同时成立西南分委和西北分委,并组建潮普惠等7个边界县委和一个边界工委。
会后,根据边区特委决定,将潮、普、惠三县党组织合并,成立中共潮普惠县委,书记陈醒光,组织部部长陈开芹,宣传部部长林锦梅,委员方光庆、刘大刚、高继成、林妈和、黄德田、郑易正。中共潮普惠县委把原来潮阳、普宁、惠来三个县的地域划分为棉城、玉峡、贵屿、普城、大坝、流沙、云落、惠城、靖海、葵潭10个区,并抓紧成立了9个区的委员会。1931年夏又增设了南山与北山特区,并建立2个特区的委员会。其时有260个党支部,党员1400多人,南山特区的党员占全县党员人数的一半。中共西南分委和潮普惠县委在抓好党的各级组织的同时,也很重视思想建设。西南分委在机关所在地(先大溪坝村,后叠石村)开办党校,培训县、区党员骨干;潮普惠县委也在机关所在地的大陂村举办多期党员训练班,提高了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政策水平。
11月中旬,中共潮普惠县委在大溪坝村的石狮埔召开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潮普惠苏维埃政府,选举委员17人,其中常委5人。由方光庆、刘大刚分别担任正、副主席。县苏维埃政府内设财政部、军务部、土地部、文化教育部等机构。随后有7个区分别召开了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区的苏维埃政府。继县、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全县又成立了560个乡级政府。不久,南山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并由林花仔(红场人)担任主席。特区苏维埃政府下设林招、麻湖、河达、锡云各路办事处。当时,潮普惠苏区的范围以大南山为中心,东至惠来的靖海外围,西达普宁的云落,南到惠城、隆江、葵潭的外围,北抵潮阳的古厝寮、新厝、新圩、永丰、龙船岭。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加强,在根据地的建设和各项事业中,特别在深入土地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32年党中央在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称之为“有相当成绩”的苏区。
来源:汕头橄榄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