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专项调查报告出炉
2134处 四川石窟寺数居全国第一
四川上千处石窟遭受着面流水害,最典型的莫过于乐山大佛。
8月9日记者获悉,四川省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专项调查报告近日出炉。报告显示,四川共有石窟寺(含摩崖造像)2134处,居全国之冠,其中新发现115处。
新发现115处石窟 远至唐代的有35处
2020年11月,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家文物局部署,全面掌握四川省石窟寺(含摩崖造像)现状,为今后保护利用打下基础,四川省启动了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专项调查工作。240余名队员通过历时8个多月的工作,走遍四川20个市州2953处文物点,完成了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四川共有石窟寺(含摩崖造像)2134处,居全国之冠,其中新发现115处。此次新发现的115处石窟遍迹绵阳、泸州、广元、乐山、南充、甘孜等11个市州,其中远至唐代的就有35处。
四川地区的石窟石刻造像按时代与造像特征可以分为川北、川中、川西与川东四大区域。据介绍,川北地区的广元、巴中等地,是经金牛道、米仓道自北方入蜀必经之地,受到北方石窟造像艺术影响较早,因而以广元、巴中及其周围的通江、阆中、旺苍、苍溪、绵阳、梓潼等地为代表的川北地区石窟开凿时间较早,这一地区石窟石刻造像艺术特色与中原北方相似,但已具备川渝地区石窟的一些特征。
川中地区是指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盆地周围地带,包括蒲江、邛崃、仁寿等地,这一区域位于四川盆地腹地,石窟造像多开凿于隋末唐初,盛唐造像较为集中,并有一批中晚唐至五代造像;川南地区(乐山、自贡、宜宾等地)石窟造像已从北方石窟造像范式中挣脱,地方特色明显。
四川石窟面临风化、水害等病害
四川石窟,在中国石窟艺术史上堪称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千百年过去,珍贵的文物面临风化、水害、生物病害等各种病害。调查人员表示,面对石质文物保护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为了让艺术瑰宝能够更长久保存,需要尽快加强科技攻关来解决“疑难杂症”。
在赴自贡调查时,调查人员发现位于沿滩区的一处宋代摩崖造像已不复存在。在当地库房,他们看到了这处造像的残件。原来这处造像因风化严重,周边岩体坍塌,文物部门不得不收集其残构件异地保存。
更多遭受日晒雨淋的石刻面临着风化、水害等严重病害。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姚军表示,风化几乎是每一处石刻都不同程度存在的病害,“但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怎样让这些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延续下一个千百年。”
上千处石窟还遭受着面流水害。最典型的莫过于乐山大佛,雨水的淋漓和冲刷,使得大佛脸胸经年累月留下水渍的痕迹。迫不得已,大佛只能启动解除水患等“美容”工程。
结构失稳也困扰着800多处石窟。姚军表示,四川省石窟往往依山傍水,开凿于河谷的一侧陡崖上。陡峻的边坡岩体,常常发育有各种裂隙,渐渐将岩体切割成块状。这些块石在重力作用下,就最容易发生崩塌。造成石窟所在边坡岩体失稳的滑移面或崩塌破坏面。夹江千佛崖,便可看到部分石窟因为山坡地表水下渗进入岩体裂隙,侵蚀裂隙表面,裂隙肉眼可见地逐渐扩大。
四川气候温热潮湿,地表植物生长茂盛,也成为石窟生物病害的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石窟专项调查,每一处市县级文保单位以上的石窟均独立编制了调查报告,不仅有对石窟基本情况的描述和评估,还提出了文物保存状况、保护管理状况、安全防范等“病症”和“药方”等相关内容。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专项调查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难度极大。不过四川文物人依然在8个月内就摸清了四川石窟的家底,不仅搞清了数量和保存环境,还找到了石窟的基本病症,为构建科学有效的石窟保护体系提供重要依据。面对石质文物保护这一世界性难题,业内人士呼吁未来必须加强科技攻关,延缓或者治好这些病害。
未来国家文物局将根据全国石窟现状,编制统一的石窟保护专项规划,四川也将出台相关保护利用工作实施方案,以保护好这些人类文明的瑰宝。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戴竺芯综合川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