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发仔(金牛区)
有安排的周末,似乎总醒得早一些。朋友三四早就约了,前往青城山消暑。
驱车上路,有逃离牢笼的快感。高楼在窗外一闪而过,城市的痕迹一点点淡下去。周边草木青青,明柳暗树,田野连片的绿,把视线拉得很长。
远远的,白云飞卷之下,青城山东西横亘,绵延起伏,在并不透明的空气里,有海市蜃楼般的幻象。直至近前,才见青黛山体,有云雾流转,仿佛夏日午间小寐的贵妇,青丝流散,有薄纱在腰间缠绕。
青城山幽谧之境,尤以后山为最。地方是提前预订好的,循着导航,七弯八拐,山间道路牵引我们一步步深入。草木葱茏,林子逐渐变得茂密,一股清幽之气漫了上来。
我们落脚的农家乐在林间一平地上。三面围合的院落,高三层,白墙,红琉璃瓦。小院新栽的银杏树、黄葛树、山玉兰树,一身精神,在靠墙的一侧立着。树下有凉亭、池水、假山,树荫下桌椅井然,整个布局疏密恰到好处。
一进院落,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老远就递给我们丰盈的笑。她中等个子,扎着马尾,鹅蛋形的脸上淡淡的双眉一笑就往上挑动。姑娘皮肤稍黑,也许农家的孩子都是太阳底下烤出来的颜色吧。她依次给我们分配房间,讲解细节,楼上楼下跑,脚下的凉鞋像打了一串有节奏的快板。
饭点还早,小姑娘说带我们到山间走走。山上林木葳蕤,灌木丛生,连贴在地面上的青苔都是厚厚的一层。在山间小道行走,目之所及都是层层叠叠的深绿,山间的清凉从林子的缝隙间溢了出来。
“注意哟,有很多虫虫哦!”小姑娘领着我们在山间穿行,不时提醒我们注意。她很会拉话头,一边走,一边说起她家的事。她家的农家乐以前不是在这个位置,而是在更深的山里。现在的农家乐是前年修的,一共花了200多万元,贷了一部分款,还有一部分是向亲戚朋友借的。“改建农家乐还是我提出来的呢!”小姑娘回头一笑,碎了的阳光落在她的头上,斑斓一片。
小姑娘说,她姓白,现在是上海一大学大三的学生,学经济管理的。上大学前,家里开的农家乐因为位置稍偏,又没有经营经验,生意不好。看着村里其他人家里总是宾客盈门,她妈总是唉声叹气,埋怨自己家没带财运。她爸一着急就上火,一天到晚总有发泄不完的怨气,家里吵吵闹闹的,日子过得烦心。两年前,小姑娘建议变卖房子,另择地新建农家乐,并说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家里犹豫了好久,她那见过世面的爸大腿一拍,决定孤注一掷。
“其实,来休闲的人,有一部分是临时度假的,还有一部分是抱团养老的。青城后山离城里不远,无论哪一类人群都很适合。关键是要吃透顾客的心理需求,做到服务周到,每一个细节都要精准到位。”小姑娘说着,有板有眼地比划,脑后的马尾随着步伐欢快地跳跃着。
“我毕业了还是要回来,全面掌管农家乐。下次你们来,我就是老板了哟!”说完,又是一串大大方方的笑。
“经济管理专业好就业啊,到外企或者国企,多稳定。风不吹雨不淋的,还来这山窝窝里干啥?”有人质疑。
小姑娘说,上大学不只是为了就业,利用所学经营自家的农家乐,将来还可以在村子里搞休闲养老产业,让青城后山造福更多的人。小姑娘一脸的笃定,清亮的眸子里闪出一道耀眼的光芒。
返回院落,又见三五家来客,老老小小一大群。小姑娘赶忙招呼,脚下又是一阵淋漓的快板。
这个周末的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待在院子里,静静地,守着这山间的清凉。这个长得并不白的白姑娘,始终麻利地转着,像山涧里吹来的一阵凉风。
青城山我来过多次,从未有人提起过传说中的白娘子,毕竟传说太无真意。青城后山的密林深处,这位白姑娘,却是新时代的现实传说。
本版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