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黄果树镇盔林甲村,柔和的风中一阵阵蘑菇的清香扑面而来,香菇长势喜人,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这是黄果树旅游区纪检监察工委在开展巡察整改监督回头看时看到的情景,村民们正在忙于采摘香菇,大家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
谈起盔林甲村的发展,还得从黄果树旅游区党工委第七轮巡察说起。
“通过巡察数据系统梳理出共性问题清单,坚持问题导向,紧盯源头找症结,有效推动巡察发现问题整改。”第七轮巡察组组长吴泽国如是说。
“黄果树镇属平台公司香菇食用菌大棚项目,菌棒到场的验收,香菇的生产及销售,以及香菇销售款项的收取均由一人负责。”去年4月,第七轮巡察组在开展“巡乡代村”时,发现盔林甲村菌棒大棚由于管理不善,香菇菌棒的采购合同,未对菌棒产出香菇的质量数量进行约定,导致香菇产量低质量不高,亏损严重。
巡察组及时将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单位,收到巡察反馈问题整改通知后,黄果树镇党委政府迅速召开整改专题会,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对责任人进行示警约谈,督促平台公司建立生产销售管理制度,合同审核制度,资金拨付管理制度。
“黄果树旅游区以巡察工作数据管理系统为依托,采集整理、分析对比研判前几轮巡察信息数据,梳理形成共性问题清单,建立巡察中发现共性问题整改机制,有效推动系统问题整改。”黄果树旅游区纪检监察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你们来之前平均每棒产量300克,自从你们巡察组来之后,镇上制定了很多制度,专门派人指导种植,购进质量较高的菌棒,现在每棒最高增至600克。”近期,黄果树旅游区纪检监察工委联合政治部、巡察办组成巡察整改监督监察组,深入到盔林甲村菌棒大棚基地实地查看时,菌棒长势喜人,村支书笑呵呵地说。
“现在,我们已经组建‘数据员’队伍,加强数据系统运用管理。巡前通过数据系统制定共性问题清单开展核查,指向性、效率更强了、发现问题更广,更深更准,进一步提高巡察工作前瞻性、导向性,进一步提升巡察精准发现问题能力。”参与过多轮巡察的区工委巡察办负责人,同时担任“数据员”的谢晓青谈起数据系统时深有感触。
目前,黄果树旅游区八轮区级巡察,两轮市委提级交叉巡察,通过数据系统提炼形成共性问题12项,发现问题638个,向被巡察单位反馈问题460个,向纪检监察和组织部门移交线索178件。
“下一步,将进一步深化数据系统运用,确保系统应用不滞后,加强数据更新和维护,数据录入不积压,及时汇总、分析、共享巡察采集信息数据,致力实现数据化、规范化、高效化巡察,为巡察工作插上‘信息化翅膀’。”工委巡察办主任潘卫说道。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秋时
编辑 胡玉山
编审 胡丽华 袁国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