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山凌汉峰下,有一座千年古刹,处于峰峦叠嶂环抱之中,苍松翠柏掩映之下,气象峥嵘,清幽雅静,门前鸟语欢畅,溪水淙淙,山光潋滟,云影缥缈。相传始建于六朝时期,金大定五年(1165年)又奉敕重修,题为“普照禅林”,它就是泰山著名的寺院“普照寺”,也是目前指定的宗教活动场所。特别是炎炎夏季,这儿葱郁的树木枝繁叶茂如伞盖,微风拂过,甚是清凉,优越的地理环境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信众来此观光、祈福。
在普照寺后院内,藏着一处景点,来此游客必到此观赏,它就是被誉为泰山十景之一的“筛月亭”。沿寺内正殿左侧的盘道进入后院,举头上望,见一石砌的四柱凉亭矗立在石基之上,飞檐翘角,古朴雅致。拾阶而上,近前观看,但见在亭中央放置一巨石,石上面覆一方形厚重石板,四面围卧4个石鼓凳,每个都是上圆下方,4个敦壮的石腿支撑。因年代久远,石板表面已被摩挲的光滑如镜,这就是五音石。用手轻轻敲击桌面,四周遂发出清晰悦耳的五种音响,非常神奇!
在石亭内北侧上方,悬挂一白底黑字匾额,中间是傅家宝所书“筛月亭”3个大字。在四根支撑立柱的外侧,分别嵌刻一副对联,东侧立柱书“高筑两椽先得月,不安四壁怕遮山”,系清朝道光举人王青黎题;西侧立柱书“曲径云深宜种竹,空亭月朗正当楼”,为清道光举人东野崇阶题;北侧立柱书“收拾岚光归四照,招邀明月得三分”,系道光年间广西天保知县、新泰人沈毓寅题;南侧立柱书“引泉种竹开三径,援释归儒近五贤”,由时任泰安知县徐宗干题。
四副对联从不同角度对筛月亭的风光极尽赞美之情,其中尤以徐宗干的诗句意境深刻,更胜一筹!将康熙年间著名诗僧元玉引入其中,将其地位抬高到与泰山五贤祠的5位儒家圣贤一样的地位,可见元玉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之崇高!元玉,清康熙年间著名高僧,因其创造了“援儒入佛”的修行理念,提倡儒家仁厚德即是释家慈悲心之说,将儒释有效融合,深得当朝统治者的认可。康熙祭祀泰山时曾让元玉接驾,也反映出当朝对他的褒奖。
在石亭东侧的空地上,矗立一株已经干枯的粗大松树干,遍体爬满紫藤,不仔细观看,还以为它依然郁郁葱葱。实际在2010年就已经枯死,非常可惜!这就是泰山十景之一的筛月亭中的“六朝松”。相传为六朝时期栽种,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树冠延伸开来有100多平方,曲折盘绕的枝条覆盖大半个凉亭。每当月满西楼,皎洁的月光穿过茂密的枝叶,犹如水银泻地,筛下银辉点点,曼妙非常,颇有一番意境,筛月亭也因此而得名。
在空地北侧的墙下,立有一块石碑约有一人多高,格外耀眼,它就是著名文学大家郭沫若游览泰山时,在此作《咏普照寺六朝松》碑刻,诗中有“六朝遗植尚幢幢,一品大夫应属公。吐出虬龙思后土,招来鸾凤诉苍穹”等词句。对六朝古松枝繁叶茂,虬枝蔓展,以致招来凤凰,居于树上仰天长歌,告知天下这儿美不胜收的景色。在石亭北侧石摩松楼,也因六朝松而得名。上层原为“冯玉祥先生在泰山”展室,后迁至普照寺东面的烈士祠。
你知道泰山十景吗?你对六朝松枯死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