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位于陕西省清涧县石咀驿镇王家堡村的路遥纪念馆,展出和收藏了路遥生前的生活用品、手稿、信函、照片、音视频等珍贵实物资料600余件,真实再现了路遥的一生。
7月23日,“赓续红色基因 再走转战陕北路”记者采访团走进路遥纪念馆,感受路遥坎坷而又伟大的一生。
路遥纪念馆,修建在242国道东侧,与路遥故居毗邻相望。2010年12月建成,2011年12月3日正式开馆,著名作家冯骥才题写馆名。
站在路遥纪念馆门前,一幅徽章样式的路遥照片,高高悬挂于纪念馆的拱形门上方。两侧的墙体布满了“在这样雨雪交加的日子里,如果没什么要紧事,人们宁愿一整天足不出户……”等路遥作品中的名句。纪念馆门前一头奋蹄昂首的耕牛,正拖曳着路遥的两部代表作《人生》和《平凡的世界》,默默耕耘在苍茫的黄土地上,走进路遥纪念馆,脚下踩的是黄土,呼应着路遥的名言——“像牛一样劳动,像黄土一样奉献”。
1949年12月3日,路遥出生在清涧县石咀驿镇王家堡村的一户贫苦人家,父亲王玉宽给他取名王卫国。1957年冬天,父亲瞒着年幼的路遥,将他过继给远在百里外的延川县城关乡郭家沟村的大伯卫继子。路遥曾这样回忆他的童年:“家里十来口人,没有吃的,没有穿的,只有一床被子,完全是叫花子状态。”
生活虽然贫苦,但故土的一切都成为他写作灵感的来源。他曾说:“我这辈子是离不开这个地方了,每看到干涸的土地上冒出一根草芽,开出一朵鲜花,我都能激动得泪流满面。”
1969年春,路遥成为延川县马家店小学的“民办教师”。11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0年 ,他利用业余时间,从事诗歌创作。与此同时,他结识了诗人、时任延川县“革命委员会”通讯组组长的曹谷溪,在他的帮助下,以培训农村通讯员的形式,路遥被调入延川县革命委员会培训随后,他又被调入县“毛泽东文艺宣传队”,从事文艺创作工作。
路遥于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他迎来了人生中的转机。大学期间路遥发布了第一篇小说《延河》,为此编辑部还特意召开了一个研讨会,让他有了和很多前辈同台交流、吸取经验的契机。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刊物《陕西文艺》任编辑。1982年,他的中篇小说《人生》发表,激发年轻人在“祖国命运和人类前途”的高度上思考人生选择。
为创作一部规模更大的书,即《平凡的世界》,路遥开始了艰苦且漫长的写作准备,他阅读了近百部中外重要长篇小说。为了解作品所涉及的历史进程,他集中阅读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陕西日报》《参考消息》那一时期的全部合订本。为寻找创作素材,1985年秋天,路遥又专门在铜川的陈家山煤矿,与工人们一起劳动体验生活。
1988年,路遥在写下最后一笔时,将笔扔向窗外。历尽六年,分为三部写作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终于完成。书中孙少安、孙少平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青年人,但他们自强不息,依靠自己的顽强毅力与命运抗争的精神,给了无数人感情共鸣与精神鼓励。
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路遥在获奖致辞中说:“只要广大的读者不抛弃你,艺术创造之火就不会在心中熄灭。人民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我们栖息于它的枝头就会情不自禁地为此而歌唱。”
在完成《平凡的世界》不久后,因身体本就不好,六年写作透支严重,路遥因肝硬化病逝。
贾平凹在路遥纪念馆开馆仪式上说道,“路遥虽然英年早逝,但是他的死却获得了长生。他除了留下他的著作,更留下了一种精神,那就是无论生活如何贫困,环境如何艰辛,灵魂却一定要高尚,志存高远,坚韧不拔,闷头奋进,奉献一切。”
路遥纪念馆已成为清涧县的人文教育基地和党性教育基地,传递“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精神,激励后人奋发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