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景德镇发布)
琅溪位于浮梁县蛟潭镇西北部,属胡宅村委会管辖下的一个自然村。该村四周青山环抱,草木葱绿,景色怡人。村庄依东面山坡而建,村前开阔地带是一片农田,座拥群山,犹如诗人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赣北特委根据中央领导和省委的指示精神,于1934年4月,成立了县、区、乡各级党的组织。特委辖有浮乐婺中心县委,彭泽中心县委,以及河东河西、鄱阳都昌、浮梁、乐北、婺源、秋浦、东流、祁门、望江等县委和特区委。中共河西县委(驻地浮梁蛟潭琅溪村),书记石善模,杨正清(后),下辖四个区委。河西县苏维埃政府也于1934年6月成立,主席胡镗,机关驻地浮梁琅溪村,辖4个区苏维埃政府。河西县委组织机构日趋完善,设有军事委员会、政治保卫局、财政委员会、土地分配处、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等工作部门和反帝大同盟等群众组织。
中共河西县委旧址位于琅溪大屋里,系地主胡振托的一幢私宅。1934年4月,中共河西县委成立后,胡振托闻风携全家而逃,留下空宅。中共河西县委于是将20多名县委工作人员全部安置在此处办公,组织农民运动,开展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斗争。
琅溪红色革命的接连胜利,引起国民党政府的极大恐慌。1934年8月底,国民党军由鄱阳方面向浮梁的黄坛、中堡、港口等地进攻,并采取步步为营的堡垒战术,逐渐向河西县一带逼进, 河西县党政机关遂从琅溪迁至江村儒林,至此中共河西县委在此屋驻扎办公4个多月。县委撒离后,国民党调集三百多兵力对琅溪实施报复、围剿,琅溪革命陷人低潮。该屋清末告竣,距今有近百年历史,属徽派建筑风格。房子大门朝西南方向,有前院和照墙,正房宽12米,深15米,进门要过三级青石台阶,取步步高升之意。房屋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内部抬梁穿斗式结构架,围以高墙。进门是正厅和东西厢房及正房,正厅前部靠大门处用青石板铺地,上对天井,天井主要作用是采光,兼取四水归堂、财源广进之寓意,正厅摆香案、八仙桌、椅子、茶几,做会客用。跨中门便是后厅和东西后房,后厅场地相对较小,是女眷的主要活动空间。由于此房建筑时间受清末整体经济不景气影响,故房屋雕饰较其它清代徽派建筑要简单。
解放后,房子在土改中被没收。琅溪人民对此建筑备加珍惜,加以保护,并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教育后代。
文章作者: 陈志华 郑培昌
责任编辑:曹璇月
校 对:江 超 陈 萌
审 核:余 珺
监 制: 伍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