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的夏天
井冈山的夏天
原载于《农村青年》2021年第6期
文/开心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我们满怀期待开启了一段美好而神圣的井冈山之行。踏上井冈山,亲眼看、亲耳听、亲身感受这壮阔而庄严的红色阵地。走进“中国革命的摇篮”,试着与历史对话,感悟井冈山精神,体会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的力量源泉。
去往井冈山的路上,我坐在车厢的走廊,看着窗外的风景。小雨滴答滴答,大树随风飘摇,梯田种满水稻,黄牛低头吃草……这一幅幅场景,让我忍不住惊叹:太美了,是我没有见到过的南方。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江西,第一次见到书中所描述的“井冈山”。一下车,迎面吹来清爽的夏风,冰冰凉凉,舒服极了。干净整洁的地面被雨水冲洗得更加透亮,道路两旁的树木枝繁叶茂,青翠欲滴。一阵风吹来,空气是那么的清新,闭上眼,深吸一口气,连夜赶车的疲惫感瞬间全无,剩下的只有那甜滋滋的夏天味道。
井冈山到了。我充满期待,又有一些恐慌。因为我是个北方姑娘,内心会忍不住担心自己是否能够适应这里的生活。但这种顾虑仅仅停留了一天便被这里的一切打消了。在井冈山,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得此机会真正体验到意义非凡的“红军生活”。
在井冈山度过的每一天,都是有纪律的、团结的、友爱的,仿佛置身于军旅之中。我们一起追寻先烈足迹,追忆革命前辈,接受党性教育,感悟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在这里,小井红军医院、大井村、黄洋界、八角楼……不再是停留在课本上的记忆名词,而是我们亲眼目睹到的山、水、景、物。每一个人物的背后,都有着刻骨铭心的故事。回顾一段段历史场景,催人泪下、触及灵魂。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井冈山不愧为革命的山、英雄的山、光荣的山、红色的山、文化的山、生态的山,这片红色沃土孕育了伟大的精神,养育了英雄的人民。
井冈山的雨,总是说下就下。我们冒雨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步入吊唁大厅,四周墙面嵌刻的是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壮烈牺牲的烈士英名录,共有15744位。厅中有一块汉白玉的无字碑安放在正上方,这是为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牺牲的、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立的一块无名碑,以示人们对无名先烈的深切怀念。
这带给我很大的震撼,革命先烈为国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们?是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而今,在雨中,我看到党员同志们重温入党誓词,声音洪亮,振奋人心。我多希望自己也能加入其中,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坐上大巴车,盘山而行。一路上,我们被井冈山绵延起伏的满目绿色和星星点点的红色标语所感染。身穿红军服、自制红军餐、唱革命红歌、重走挑粮小道……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我们走进峥嵘岁月,锤炼党性,洗涤心灵。
令我感触很深的是,当我们行走在挑粮小道上,我看到队友之间的相互鼓励与帮助,听到村民为大家加油鼓气所唱起的动听山歌,更加感受那陡峭的岩壁带来的气势与斗志。山间的小溪,清澈见底;林中的竹子,傲然挺立;村中的人儿,满脸笑意……
同时,在井冈山,我们有幸能够与革命后代面对面,听他们讲过去的事情,带我们一起走进历史,重温初心。通过认真聆听革命后代的故事,我深受启发,当代青年只有更好地了解共产党员的精神和品质,并继承和发扬,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党,才能更好更强大。
在此次的井冈山之行中,我还走入农户家中,与他们面对面交流,亲身感受他们的生活环境,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
在源头村的一位大叔家,听他说起自己的小儿子如今已经走出大山,成为浙江的一位大学教师。大叔一边回忆当初家里靠借钱才得以供孩子读书,一边肯定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心酸的情感中又夹杂着自豪。朴实的大叔带我去看自家门口池塘里养的鱼。他说,现在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小儿子能够早日成家,这些鱼就是准备在孩子结婚那天吃的……说到此处,大叔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
吃着红米饭,喝着南瓜汤……学习、传承、弘扬井冈山精神,永远在路上。期待我们与井冈山的下一次相见。
终审:李师东
审校:李志国 刘朱婴
编辑:胡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