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有花,窗外有绿;一站一景、路景相融,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这是未来乘坐中(国)老(挝)昆(明)万(象)铁路列车出行时眼睛所及之处的风景。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昆明局集团”)获悉,在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老铁路国内玉磨段沿线边坡绿化景观工程已基本完成,站房装饰装修设计及外部环境整治绿化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一条美丽的生态廊道已逐渐成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建设
作为中老铁路国内段建成的主体,昆明局集团始终把生态环保理念贯穿铁路建设全过程,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沿线环境保护工作。
根据沿线不同气候特征、植被状况、地域文化等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进行种植,夯实地基、固化边坡,减少水土流失。突出绿化层次,对铁路沿线环境进行绿化美化,按照多物种绿植高矮结合、色彩搭配、与沿线自然景观相融合的绿化方案,积极打造“滇中胜景、林海茶韵、傣族风情、绿色森林”。
截至目前,绿化工程完成346万平方米,玉溪至磨憨段沿线已基本呈现“四季常绿,站区有花”、“景随路走,绿随车移”的绿色生态景观,乘坐列车感受沿途风光将成为旅客的美好体验。
生态廊道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保护
西双版纳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傣族、哈尼族、汉族等14个民族,是我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生物基因库”、“植物王国桂冠上的一颗绿宝石”等美称,中老铁路穿境而过,犹如一条项链把一个个点缀其中的宝石串联起来。
野象谷车站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毗邻亚洲象自然保护区,为保护环境,车站两端以隧道建设的模式穿越山体,不直接穿越原始森林而进入车站。这样的建设模式相当于一条管道从山体内部穿过,施工均在地下,可减少对当地动植物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惊扰亚洲象,铁路开通后也不影响亚洲象的正常活动。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滇南铁路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刘一乔接受采访时介绍,中老铁路在设计之初,就将铁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相关部门调查了亚洲象的分布及其迁移通道,分析了工程建设对亚洲象野象活动及其迁移廊道的影响。经过调查研究,最终决定线路方案避开亚洲象野象主要活动区域、地表出露段不涉及亚洲象既有迁移通道、延长隧道、调整隧道斜井位置、以桥代路、设置隔离栅栏和声光屏障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修筑与山川同美的绿色生态廊道。
科技先行支撑沿线绿色发展
为了打造绿色节能环保型车站,昆明局集团组织各参建单位充分运用IBIM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智慧工地云平台、VR安全体验馆等创新科技,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主材损耗,提高设备利用率,合理下料,废旧材料再利用,减少建筑垃圾;通过地面硬化、设置围挡、场地封闭及绿化洒水减少扬尘,做好施工区域周围树木绿植保护,加强周边绿化保护土壤;并在噪声污染、光污染、水污染、建筑垃圾处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据了解,中老铁路站房节电设备设施配置率达80%以上,节水设备设施配置率100%,“一站一景”的精品站房已基本完成。
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一条铁路,把跨越山川的中老友谊更加紧密的连结在一起,中老铁路作为中老友谊的标志性工程,是推进中老两国互联互通、让老挝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的重大工程项目,是友谊线,是民生线,更是绿色线。
它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两大方面,充分彰显绿色发展理念,铁路沿线的经济发展在搭上“绿色快车”实现新的、更大突破的同时,沿线的热带雨林及其生物资源也得到了充分保护。
中老铁路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建设运营全过程,不仅为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注入绿色发展动力,更丰富了“一带一路”的建设内涵,不断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向更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
西双版纳发布
ID: xsbnwx
西双版纳发布
☆欢迎投稿☆
微信号:xsbnwx
主办: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
西双版纳州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新闻办
邮箱
xsbnfa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