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山川俊美、人杰地灵,自古就被誉为天府之国。2003年,著名导演张艺谋为成都拍摄了一部片长5分零9秒的城市宣传片——《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从此,这句让人怦然心动的话语便成为成都奠定中国休闲之都地位的代名词。十年后的2013年4月26日,在继宽窄巷子、东郊记忆、锦里等成都市文化旅游名片之后,投资20亿,被业内称作“成都清明上河图”的龙潭水乡,在成都市区东北的成华区龙潭总部经济城正式运营。
来到景区,映入眼帘的是高达35米,巍峨壮丽的宫殿式大门。据说设计者为北京中华世纪坛的总设计师余立博士,城门高悬大红灯笼,巨型铜匾上,龙飞凤舞的书有“龙潭水乡”几个大字,一对憨态可掬的石狮子镇守着大门。
进入景区大门,是冷冷清清、无人值守的游客接待中心。想当年开业头三天时,这里曾涌入13万游客,而如今——门前冷落车马稀,竟然门可罗雀?究竟是何原因呢?
带着满腹疑问,顺着景区的步道游走,小雨淅淅沥沥,天气时阴时晴,照理说这些都不是大问题——没有什么能够成为阻挡成都人休闲的理由啊!
阴沉沉的天空,空荡荡的街道,这似乎是景区现状的真实写照——只有落魄的小提琴手还在雨中坚守着自己的梦想!
景区有12条主题街巷,据说为了吸引游客,增添文化氛围,于是这些古香古色的青石街道被建造者分别以小说《红楼梦》中的12金钗命名,不知为何,耳畔突然响起周杰伦的歌——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城郊牧笛声,落在那座野村,缘分落地生根是我们!
一路走过,讶叹于景区的精致打造和巧妙布局,二十三座古代江南名桥串起了景区内的蓬莱三岛,状元桥头的金牛奋蹄,牛气冲天,设计者寓意非常好,从铮亮的犄角和牛背就可以看出游客们对金牛的喜爱!
一汀烟雨荷花残,罗幕轻寒双飞去。虽然游客稀少,但是景区丰富的水乡风貌和人文景观,成为许多影楼拍摄婚纱的好地方,据说景区也一直致力于申报四川省婚庆文化示范基地和首座中国婚庆影视城。
转了小半圈,心头似乎对景区萧条的原委有了些许眉目。整个龙潭水乡的建筑貌似以江南水乡、苏州园林为主体风格,同时又在部分突出位置融入川西民居等本土元素,按照景区的说法是:“东西合璧、南北相融”。实则犯了旅游业的大忌,即:人造景观,生搬硬套,强行植入,毫无底蕴。对于这种四不像的拼凑景观,人们自然会心生反感和厌恶!
景区水域面积达2万平米,由东风渠南支一渠引入都江堰的水流,布局成环翠岛、环秀岛、环香岛三座小岛,形成长2.2公里的环形水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岸芷汀兰,乌篷画舫……你真的以为自己在江南水乡?假的真不了,不如直接去周庄!
说实话,龙潭水乡所有的景点质量均属上乘之作,比如景区核心建筑龙潭阁,飞檐斗拱,黄铜盖瓦,铁青围栏,金石垒墙,高31.8米,宽21米,五层阁楼塔式建筑,大部分建筑材料都取自江南地区,由当地名工巧匠前来施工完成。
但是,既然以苏州园林风格为主调,却偏要硬塞入川西本土元素,这一波骚操作,让吴侬软语的江南水乡风情在麻辣鲜香的成都平原就难以安身立脚了,不仅不伦不类,还有点画虎不成反类犬的龌龊,也怪不得早就习惯黄龙溪、平落、柳江这些川西水乡古镇的成都人潜意识就开始抵触了。
当年园区为了打造出苏州园林那亭台掩映、移步换景的江南风情,不惜重金运来3000多吨的太湖石和数千名木古树,为对应十二金钗的属相,还在每个家府门口设立从苏州民间收集来的12生肖石雕像。
这些生肖石雕像,取材讲究,工艺精美,雕琢手法复古,雕刻线条流畅,造像刻画生动传神,栩栩如生形态各异,只是二师兄的法号没有取好——唉!悟能,俺是真的无能、无能为力啊!
唯一让人神清气爽的恐怕是川西民居旁点缀的簇簇翠竹吧!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是君子的化身,苏东坡和杜甫两位川中老前辈热爱四川和成都的原因就不用赘述了吧!
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青瓦灰墙,修竹幽廊,徜徉在空寂无人的景区,心底还是暗暗为它叫屈:耗资20亿,历时四年打造的4A标准景区,就那么昙花一现一年有余?个中原委,令人唏嘘!
作为新晋一线城市和网红城市,成都这座千年古城其实有着极其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底蕴。成都所有为人称道的景点,无一例外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建筑或者是拥有独特魅力的地域标志,可以说,只有货真价实的人文情怀和古韵悠长的建筑景观才会让游客产生到此一游的兴趣和不虚此行的观感。
除了来此拍照的游客和偶尔散步的市民,曾盛况空前的龙潭水乡现已沦为一座空城——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
雨过天晴,心中的阴郁似乎也被一扫而空,因为从成都总体规划看,现已明确“东进”战略,龙潭水乡位于城市发展重心向东倾斜的龙潭总部经济城核心区域,具有地域优势,前景可期。相信龙潭水乡这个景区未来会变好——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走到龙潭寺的尽头,走过龙潭水乡的门口……到时候,我们哼着这首歌,再重新认识新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