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塔下的珠江财富码头是很多游客来穗必到之处,其所处的阅江路碧道更是广大市民休闲健身的热门地。如今,这里新添融文化传承展示和便民惠民服务于一身的“海珠区新时代驿站·财富码头”。
8月1日,这个造型仿如“红船”的新时代驿站正式投入试运营,两个重磅展览——海珠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伟大征程》大型邮展和“百年百印”全国篆刻大赛作品展在首层展出。
新时代“红船”:新阵地新实践传承百年红色基因
“新时代驿站·财富码头”与财富码头及有轨电车广州塔东站相邻,外观设计以“红船”为理念,犹如一艘屹立珠江畔的新时代“红船”,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将红色基因融入到新时代驿站的设计当中,‘红船’造型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经风浪,不断扬帆前行,奋进新时代。”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新时代驿站·财富码头”是海珠区与广州城投集团共同建设,由广州城投集团承建,8月1日正式投入试运营。驿站以文化传承展示和便民服务为主,提供多达十项公益便民服务。建筑主体由简洁的钢结构和通透的玻璃幕墙构成,两层总使用面积210㎡,其中首层占地面积120㎡。一层设有文化展示区和阅读区,二层设有便民休憩区和户外观景平台,市民游客参观完室内展区后可以到登上二楼平台的便民休憩区,将珠江两岸美景尽收眼底。
除了驿站建筑本身,驿站外面两侧的草地上,还摆放了著名雕塑家许鸿飞五件代表作品,吸引了很多市民游客驻足。
文化惠民:举办系列艺术展览
“新时代驿站·财富码头”开门迎客的同时,两个重磅展览同步向公众拉开帷幕。海珠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伟大征程》大型邮展上,500多枚与党和国家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的红色珍邮齐齐亮相,可谓难得一见。包括发行于1945年的中共七大纪念邮票、发行于1947年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六周年纪念邮票、1933-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发行的多枚珍贵红色货币以及大量解放区发行的珍邮、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重大历史事件题材邮票,配合相关权威资料介绍,不仅可以一睹百年珍贵邮票,还能重温党和国家的历史,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7月31日,不少路过的市民游客尝到探营“头啖汤”,先行一步到驿站参观。“我路过发现了驿站开了,这个展览非常好,你看我都拿出笔记本做记录了,下次来带孩子来参观。”一位前来参观的女士说。
“这是首次以建党百年的重大历史事件为时间线,配以相关邮票编辑而成的内容最全、红邮最多的邮集。”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南区邮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将红色邮展打造成一节生动的红色课堂,让更多市民群众在欣赏“方寸之间”的邮票过程中学党史、忆党恩。
“原来海珠已经有17座跨江桥!”本次邮展还展出了国内首套以城市跨江桥梁为主题的个性化邮票《“桥”见海珠》,从广州第一座跨江桥梁海珠桥,到最新落成的海心桥,两版共17枚邮票汇集了广州17座连接海珠岛的跨江大桥,全部使用手绘,画面具清新美感和时代感。8枚H型特殊版式邮票排列寓意海珠的首字拼音H,并有中间大图连接两端,与桥的连接功能非常契合,独具创意。通过展示跨江大桥建设,见证海珠区的腾飞发展。
海珠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印记”全国篆刻大赛作品也在驿站一楼大厅展出。海珠区书法家协会主席 秦建中介绍,来自西泠印社、岭南印社、南粤印社、中流印社等国内知名印社的纂刻家,将“一印一史一事”与非遗文化有机融合,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让市民游客在欣赏传统篆刻艺术的同时,也能学习“四史”知识。
串珠成链:“广州塔-阅江路”新时代驿站群全贯通
“新时代驿站·财富码头”建成开放,标志着海珠区“广州塔-阅江路”新时代驿站群全线贯通,6个新时代驿站实现全部对市民开放。
海珠区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在阅江路碧道沿线打造融党群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惠民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新时代驿站群精品。从广州塔出发,沿着阅江路由西向东,平均每800米一处建设一个驿站,建成6个特色新时代驿站,从广州塔出发,沿着阅江路由西向东,平均每800米一处建设一个驿站,分别为:“新风尚”“财富码头”“琶洲”“新时尚”“会展中心码头”“会展东”。
串珠成链,打造成一条特色党史研学路线。以“时尚+科技”的方式丰富展陈形式,通过“5G+8K”“触控电子书吧”“直播间”“AI机器人”等虚实结合的科技手段赋能,展示党的理论渊源、发展脉络和时代价值以及海珠实践。试运营刚满一个月的“新时代驿站·会展东”已成为碧道上的知名打卡地。
依托阅江路碧道的新时代驿站群,海珠区持续开展一系列便民惠民群众文化活动,定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活动,包括每周六展播红色电影,让市民游客在这里感受城市发展的强劲脉搏的同时,重温红色记忆,汇聚红色力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廖靖文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廖靖文 骆昌威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李凤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