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的双廊镇夹在莲花曲和罗莳曲之间,曾经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它由一串白族村落群组成,大大小小的村寨依湾而栖,远望如湖上浮船,衔接成屿。
清晨时炊烟四起,更显得山环水曲,烟云萦绕。村中道路格局依旧,一条与海平行的青石板长街按南北向伸延,鹅卵石和青石板镶嵌而成的街巷被磨得清亮,有着被流光雕琢后的圆融和沧桑感。
白墙青瓦的院落间夹着若干横向巷道,从东边山下蜿蜒至西,一直伸进洱海。一排排的老屋井然有序,古意苍茫,小小的飞檐执拗地指向远空。
白墙上点缀着梅兰竹菊之类的写意小画。
每家小院里簇拥着花花草草,清扫得干干净净。老墙多已斑驳花白,只有门楼依旧粉白鲜亮,映得门框上的大红鲤鱼香台极其喜庆。
曾听人说,白族人的房子得徽派民居之传。我们以为,皖南的房子虽然也质朴,却多少有些富贵人家的矜持做派。相比之下,白族人的房子要清爽淡泊得多,也古朴大方得多。
没有高高的马头墙和被打死的窗户,双廊人家是来者都是客,相谈俱欢颜。实际上,你随便走进哪户人家,都有可能受邀坐下来喝杯茶。如果适逢饭点,主人定然极力相邀小酌两口。
如此境遇,我们曾多次亲身体验。
这种大度和包容才是文明的精髓。反之,现代城市人只知道Q友今天在做什么却老死不知道对门邻居姓甚,这是一种病,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的缺失症。这不是文明。
在这个意义上,小镇双廊也许可以作为现代病治疗中心,教人们重新学会彼此信任和爱(201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