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傍晚,贵州省遵义市,游客在已经闭馆的遵义会议会址门口拍照留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摄
蔷薇和桂花的枝条从校园的铁栅栏内伸出,绿意浸染着校外的小巷,小巷对面的栅栏内则是高大的遵义会议纪念馆。在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连接杨柳街和子尹路的大仕阁巷也把两个时代连到了一起。
街南面的遵义会议会址和纪念馆,记录了发生在86年前决定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前途命运的历史性会议。而街北面的百年老校遵义市文化小学,孩子们的琅琅书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下和未来。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肯定了毛泽东等在领导红军长期作战中形成的战略战术基本原则。
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遵义会议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2015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遵义调研。他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历史的细节如今封存在古朴的遵义会议会址和现代化的纪念馆里。遵义会议纪念馆内,经过仔细梳理的长征历史脉络和众多文物史料向公众呈现了一个全面而生动的长征故事,特别是遵义会议前后惊心动魄的红军往事。
遵义市委党校副校长谢以佐说,作为万里长征的一部分,遵义会议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宝贵部分。他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遵义会议所体现出的经验和启示: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民主团结。
“说到实事求是,我们既要向客观世界‘求是’,也要向主观世界‘求是’,而更难的是后者。”谢以佐说,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修正错误,刀刃向内,开启了依靠自己力量纠正自身错误的伟大实践。
谈到民主团结,谢以佐说,遵义会议上的斗争是很激烈的,可以说“火药味儿很浓”,但是每个人的意见都得到了充分表达,有充分的民主。与此同时,在尖锐的斗争之后,中国共产党不仅没有分裂,而是实现了更紧密的团结。
走进遵义会议纪念馆,在大厅的左侧,参观者能看到“遵义会议伟大转折”几个大字。“这段历史真的值得我们总结。”身为党史党建研究专家,谢以佐感慨说,“什么是转折?那就是中国共产党转折到了毛泽东所代表的正确路线上来了。”
2015年6月在遵义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还说,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事实证明,86年过去了,遵义会议的精神价值并没有被时间冲淡。每年都有大量的参观者来到贵州大山深处的遵义,瞻仰遵义会议会址。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因为参观者众多,通往遵义会址的道路车流量总是很大,有时候甚至堵车。
7月22日,记者在遵义会议会址见证了这样的场景。正值暑期,许多大学生出现在那里。贵阳学院的一个大学生团队带着摄像机、三脚架、麦克风等专业设备,来录制以遵义会议为主题的视频团课。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的一个拍摄团队,则计划制作一个视频短片,作为官微的原创内容用于网络传播。
而跟遵义会议纪念馆一巷之隔的遵义市文化小学,长征精神则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渗透到了学校育人的各个环节。比如,学校以长征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模式,设计了“小红军品德银行”,激励孩子们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
日常,遵义市文化小学还跟红军在贵州活动路线上的30所学校结对,设计小红军实践课程,开展红色教育,把红色基因融入少年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之中。遵义市文化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韦露说,长征精神就是我们这所学校的精神底色。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7月29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