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地处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河西走廊汉文化、青藏高原藏文文化、西域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交汇处。现在,敦煌只是个小小的县级市,属于甘肃省酒泉市管辖,不过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却仍然令“敦煌”这个名字熠熠生辉。
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为甘肃省四大绿洲之一。
古敦煌的地域范围和现在有些不同,包括党河流域和疏勒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即今天的敦煌市、安西县、玉门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总面积约16.8万平方公里。这里曾是连接着东西方文化的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说“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公元前111年,汉朝正式设敦煌郡。古代人一般用汉语字面意义来解释“敦煌”地名,如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
但现代大多数学者认为“敦煌”的词源不是汉语。一般认为《山海经》中记载的“敦薨”是敦煌最早的称呼,而“敦薨”或敦煌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至于是哪个民族则众说纷纭。
莫高窟
关于“敦煌”名字的含义,一直众说纷纭。《汉书·地理志》中注释“敦煌”二字的意义“敦,大也。煌,盛也”,认为敦煌是一个繁华的城市。《元和郡县图志》中解释“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认为此地对于广开西域有重要作用,所以名之为敦煌。对于敦煌的汉名解释,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许多学者都认为“敦煌”一词应是当地土著少数民族所呼地名的音译。但到底是哪一个少数民族对地名的称呼,学术界也是莫衷一是,有匈奴语音译、吐火罗的音译、羌语的音译等多种说法。此外,还有学者认为,“敦煌”一词既不是汉语的语词,也不是少数民族的语词,而可能与希腊人有关。现在得到大多数人认同的是,“敦煌”为少数民族语词的音译。
两关遗迹、千佛灵岩、危峰东峙、党水北流、月泉晓彻、古城晚眺、绣壤春耕、沙岭晴鸣,被称为“敦煌八景”。
月牙泉夜景
月泉小镇
阳关
雅丹地貌
敦煌当地有名小吃,去了一定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