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实施的《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了公共卫生、文明旅游等领域的文明行为要求。如今,《条例》已实施一年多,大家执行得怎么样?连日来,记者走访景区、超市等地进行了实地探访。
在昌平区十三陵神路景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引导游客扫码测温,并出示电子票,有序入园,工作人员还不时提醒着游客规范佩戴口罩,保持间距。
同时,景区通过设置文明引导员岗位,大力宣传文明游园行为。此外,在景区文物保护的重点区域设置轮流岗和固定岗工作人员,针对有攀爬石像、吸烟等不文明行为的游客,及时进行劝阻制止。还利用法定节日,进行党员志愿者服务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引导,来提升职工和游客对《条例》实施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记者来到位于西三旗的永辉超市内,看到进入超市的市民们都自觉佩戴口罩,大家在购物时自觉保持一定距离,结账时也是按照“一米线”标识排队。
为保障超市内的购物秩序井然,永辉超市设置专人进行巡逻,对市民佩戴口罩、人员聚集等情况进行提醒和劝说。
在位于回天地区的海底捞火锅(龙旗广场店)内,记者看到,入口处的电子屏正滚动播放着“光盘行动”“使用公勺公筷”和防疫相关宣传片。“一米线”划分清晰,来这里用餐的市民均主动按标识排队,等待扫码、测温等,并进行了手部消毒。据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条例》实施以来,到店用餐的顾客均能够自主、有意识地配合餐厅做好有序排队、测温、验码等防疫举措。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餐厅的餐桌上按《条例》规定,摆放着公筷公勺供顾客使用。同时,通过设置半份菜、鼓励打包等方式从源头参与“光盘行动”和垃圾减量,还有的餐厅通过降低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频率等举措践行《条例》。如今,来店就餐时要求使用一次性餐具顾客的数量也明显减少。
图文/向凌潇 孙丽萍 刘畅 石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