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合古道七塘段
七塘镇院落民俗文化宣传片
“塘”,古代官道上的武备设施,配有塘兵营房,需尽“维护治安、严查私货、通关立卡、传递军情”之责。
清代实行里塘制,从重庆佛图关至合川沿途共设置了十个塘站,每20华里为一塘。因渝合古道过境璧山,从头塘至此140华里,故名七塘。
七塘镇位于重庆市璧山区北部,地处缙云山和云雾山的峡谷地带,拥有57平方公里的土地、森林面积2万亩、水域面积1000余亩,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天然氧吧。
远观七塘镇
璧山三大河流的璧北河从境内蜿延而过,形如九曲十八弯。
璧北河
山水灵秀,遇水自然搭桥。镇内这座横跨璧北河的古老石桥——喜观桥,是清代重庆通往秦巴古道的交通要道。
“喜观”的得名,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相传有两队迎亲队伍在同一时辰过桥,谁也不愿让步,都铆足了劲,抢着过桥。后经一位德高望重的乡贤出面调解,约定两队人马同时从桥的两端出发,行至桥中时互赠礼物,结拜为“干亲家”,于是两家皆大欢喜。这座石桥,现已不作通行之用,但它历经风雨,见证着数百年淳朴民风。
喜观桥头黄葛树
在璧山七塘淳朴民风的熏陶下,当地人杰地灵,尤以胡氏族人和向氏族人最为突出。
胡安铨:为人正直 两袖清风
有“巴渝名邑”之称的璧山,科举时代曾出过六位翰林,其中“六翰林”之一、璧山最后一位翰林胡安铨就是七塘镇人。
胡安铨为光绪帝讲学
胡安铨(1848—?),字敬夫,璧山依凤乡(今璧山七塘镇)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任翰林院编修,继任侍读学士,是光绪皇帝近臣。1884年,胡安铨曾做过光绪二十四年(1898)状元夏同龢的老师。
少年时的胡安铨,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对私塾老师教授的课文,能过目不忘。乡里私塾老师传授的基础读物,远远不能满足渴求知识的胡安铨,家境贫穷的他只能从亲友家里借书来读。本乡曾在璧山县衙管理财政的胡安澜,得知胡安铨的情况后,便邀胡安铨到他家与其子一起读书,供其食宿。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瓜分国土,欺压人民,掠夺中国的资源财富,清王朝政治腐败,任其欺凌,国事危艰。胡安铨对此极为愤恨,他向光绪皇帝进言,肃清捐官卖缺之风,严惩贪官污吏勒索百姓;取消满人特权,与汉人同等待遇;查禁军官虚报人数吃空额军饷,军队应严加训练,以抵御外来侵略等。光绪皇帝虽表示赞同,但遭到朝廷保守势力的阻碍,胡安铨的建议无法实施。光绪皇帝遂将胡安铨调职,出任学台(又称学政,主持一个省的学务),令查缺选补。而胡安铨为人正直,两袖清风,终因穷困无钱行贿,始终闲留京城,却见国事日危,日夜忧心,终病逝于京城。朝廷谥封他为中宪大夫,归葬于老家依凤乡卷洞桥村。
位于七塘镇盐店村的
胡安铨故居
胡果刚:笃学修行 不坠门风
胡果刚(1921—1983),原名国纲,中国著名舞蹈理论家、中国舞蹈编导家。
胡安铨孙胡果刚青少年时就对文艺萌发浓厚兴趣。1938年入安吴青训班(亦称“战时青年短期训练班”)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学习期间,积极参加青训班组织的街头剧排练,向驻地附近群众宣传抗日。1939年,参加八路军,从事戏剧工作。他自编自演的秧歌剧《张治国》曾获陕甘宁边区政府文艺奖。
胡果刚参与修改的舞蹈剧《抓壮丁》获得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好评。胡果刚还参加了绥包、辽沈、平津战役。建国后,他先后任第四野战军文工团二团团长,中南军区部队艺术学校舞蹈系主任、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团长、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等。
他领导创作了集体舞《进军舞》《军邮员来了》,并担任舞剧《湘江北去》《骄杨颂》及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等舞蹈编导。胡果刚重视将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应用于舞蹈艺术实践,深入研究舞蹈艺术的规律,发表军事题材舞蹈的创作、表演方面的讲演和论文,对军营舞蹈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革命舞蹈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胡果刚还多次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出访过苏联、波兰、奥地利等国。
胡 宏:传扬家风 心系人民
胡宏(1918—2007),原名胡正禄,曾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有“后辈楷模”之称的胡宏,是胡氏家族的又一位杰出代表。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胡宏出生入死,曾三次北上、三次南下,担任地方党组织和地方武装领导,组织民众支援前方作战,开展地方土改工作。1946年起,先后率领地方武装配合许世友、粟裕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并参加了淮海、渡江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胡宏坚决服从党的领导,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就到哪里去。1953年初,胡宏任徐州地委第一任书记。面对当时徐州社会治安混乱、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自然灾害频繁、经济十分困难的复杂局面,他沉着冷静,勇挑重担,抗御灾害,恢复、发展生产,搞好群众生活。他在徐州地区所做的工作得到毛主席的肯定,1956、1957年,胡宏两次在专列上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1959年12月,胡宏调任扬州地委书记,当时正值困难时期,“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和对生产“瞎指挥风”的“五风”盛行。胡宏坚持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尽量把“左”的危害减少到最小,努力恢复扬州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1962年1月,七千人大会召开,着重纠正“五风”错误。为了贯彻中央会议精神,胡宏按照中央十二条规定,首先停办“共产主义大食堂”,强调群众不能再吃大锅饭,有利于节约。他纠正“五风”,特别对不实事求是、明明减产而报增产的“浮夸风”进行坚决抵制和批判。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使生产真正发展上去,农民的生活逐步改善。1974年,胡宏第2次调任徐州地委书记。当时徐州仍处在“文化大革命”动乱之中,整个经济工作和社会工作濒临瘫痪,他坚决抵制“左”的错误,坚持原则,团结广大干部群众;同时,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恢复、整顿的方针,狠抓生产,落实政策,稳定大局,经济、社会秩序逐步好转,实现了由乱到治的大转变。
1979年至1982年,胡宏先后任中共江苏、福建省委常务书记,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深入基层调研,倾听群众呼声和建议,不遗余力地推动改革开放,还在对台统战、文化交流工作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同志评价胡宏“既是‘清官’,又是‘勤官’,既是‘务实者’,又是‘创新者’”。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夫人齐心给胡宏题词:“后辈楷模”。
在当地,除了胡氏族人
还有向氏族人也值得一提
远观向家院子
七塘镇喜观村有一个院子居住着61户164人,村民以“向”姓为主,院子也因此得名。据《璧北向氏族谱》记载,璧北向氏祖先由湖广填四川迁移而来,可追溯至两宋向敏中、向文皋一脉。
向氏祖先:清正廉洁 正直无私
向敏中(949—1020),字常之,开封府人,北宋初年名臣。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向敏中进士及第,历任工部郎中、给事中等职。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升任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正式拜相。受任后,向敏中谢绝宾客,门庭寂静无声,受真宗皇帝称赞。向敏中淳谨端厚、平易谦卑,以勤于政事、老成持重而闻名,对选用提拔持慎重态度,以清正廉洁居重要职位三十年。天禧四年(1020),向敏中去世,获赠太尉、中书令,谥号“文简”,后加封燕王。
向文皋(1132—1199),字拔选,又字鹤山,号云峰,通达历代经典古籍,工文善诗,待亲至孝。南宋隆兴年(1163)进士及第,在翰林院论政主事,数次向皇帝进谏勤政兴利、除奸强兵。因此,当朝奸臣一直将向文皋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当五溪蛮夷趁机作乱之时,奸臣向皇帝请旨将文皋公放逐到南昌辰阳作太守治理蛮夷,且当时正值征讨蒙古不克,奸臣仿秦桧害岳飞的毒计,请赐毒酒将向文皋毒死在武陵上浒。
向氏族谱
向氏祖训
向家大院村民谨遵《向氏祖训》,勤持家、守正气、倡廉洁。
如今,七塘镇喜观村向家院子将家风古训、孝廉文化等融入村社、贴近邻里,以家风促文明乡风社风。
喜观村党总支副书记向林斌系向氏入渝十六代子孙,自幼时启蒙便从学习诵读祖训起步,将“本分为人,正直无私”的家风家训熟记于心、践之于行。1995年,他从部队光荣退伍回乡2年后开始当村干部,一干就是26年,从不曾假公济私,深受村民爱戴。
向林斌给村里年轻人讲家风家训
向林斌给孩子们讲祖训
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古道上的七塘,传统美德犹如种子在这里落地生根、生生不息;亦如火炬,代代相传、经久不灭,福泽一方。
作者:徐 杨 巫 熙 王 飞
责编:徐 杨
编辑:梁枥月
校对:罗泽旭 杨曼艺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