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中白鹭聚集沙湖,再不来看它们就要飞走了
长江日报8月20日讯“好多白鹭在飞,真是太美了!”由于生态越来越好,武汉沙湖公园吸引数百只中白鹭栖息。这种鸟儿大量聚集,每日翩飞,已成沙湖一景,每天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看。
专家介绍,中白鹭是一种大型鹭类,个头大小介于大白鹭和白鹭之间,略大于白鹭。
通身雪白颜值高 大规模现身沙湖
沙湖公园鹭园(D区)水域的鹭鸟。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8月20日一早,长江日报记者来到沙湖公园鹭园(D区),清澈的湖面上,碧绿的荷叶正随风摇摆,只见低空中、浮岛上、湖边浅滩上,都是一只只白色精灵,它们或飞舞盘旋,或驻足停立,或矫健捕食,让人错以为置身郊野湿地。
沙湖公园紧邻长江,是武昌闹市中的湖泊绿地,也是武汉城市中心的生物多样性样板公园。近年来,沙湖公园生态逐步改善,特别是水体治理后,各种水鸟数量明显增加。“湖面上经常可以看到野鸭、黑水鸡、小䴙䴘等。”
沙湖公园鹭园(D区)水域的鹭鸟。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但如此大规模的中白鹭现身沙湖,在该园工作人员张倩的记忆中,尚属首次。张倩告诉记者,中白鹭最集中的地方是鹭园(D区)附近。坐落在鹭园的生态岛是一个独立的小岛,只有小路和外界相连。这个小岛是公园的生态养护观察示范区,采取简便科学的生态养护管理措施,生物多样丰富,植物景观充满野趣。
沙湖公园鹭园(D区)水域的鹭鸟。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据经常光顾沙湖公园的摄影爱好者孙树海观察,3月底,他就曾在湖面上看到过中白鹭嬉戏。最近数量陆续增多,每天上午数量最多。“十分有趣的是,湖面上有一条条绿色的围隔,是湖水分区治理设置的,现在成了它们最常站的地方。”
沙湖公园鹭园(D区)水域的鹭鸟。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市民李先生住在武昌茶港,他告诉记者,不仅沙湖,水果湖(东湖的一部分)一带也经常看到中白鹭聚集。
在行政意义上的“水果湖地区”,现今人口居住密集的东湖沙湖连通区附近,有一条街道名叫“白鹭街”,已经有些年头。李先生指出,“可见这一带,历史上就是吸引白鹭聚集的生态宝地,是人们观赏这种鸟儿的好地方;只是在武汉城市化发展的历程中,有一段时间很少见到了”。
来到武汉市中心度夏 一待将近半年
沙湖公园鹭园(D区)水域的鹭鸟。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武汉市观鸟协会会长颜军介绍,这群鸟中数量最多的是中白鹭,并不是市民更为熟悉的白鹭。中白鹭在武汉是夏候鸟,4月左右从南方飞来武汉繁殖,9月便会陆续飞回温暖的家乡。它们喜欢栖息和活动于河流、湖泊、河口、海边和水塘岸边浅水处及河滩上,食性较杂,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十分常见。
“目前它们刚刚过了繁殖期,现在开始集结休整,准备迁徙。这应该是它们成群出现的原因。”
沙湖公园鹭园(D区)水域的鹭鸟。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它们和白鹭的特征正好相反——虽然两者全身都是雪白,但中白鹭的嘴大部分时候为黄色,脚为黑色,而白鹭的嘴是黑色,脚是黄色;中白鹭在武汉主要是夏候鸟,而白鹭则有一部分是夏候鸟,有一部分是留鸟。
武汉是一座以湿地为主要生态景观的城市,中白鹭分布较广,涨渡湖、后官湖、童家湖、柏泉等地都比较常见,数量多的时候能观测到上千只。在长江江滩,东湖、南湖等中心城区也经常小规模成群出现。
“中白鹭在城市中心成群出现,一下子上百只,数量相当可观了。”颜军说。
湖水变清环境变好更多鸟儿栖息
武汉众多湖泊“鸟类居民”均在增多
沙湖公园鹭园(D区)水域的鹭鸟。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以前的沙湖湖面上,全是水葫芦和浮萍,有的地方甚至看不到水面。”张倩说,2020年起,武昌区对沙湖开展大规模水体整治,包括驳岸改造、底泥清淤及原位修复、河湖水生态系统修复等。“现在,湖水水质好了很多,肉眼可以看到水下的沉水植物和小鱼,湖岸还种植有芦苇等水生植物,怪不得这么多中白鹭来了。”
在颜军看来,水质变好,确实是吸引中白鹭栖息的重要原因之一。中白鹭集中出现的地方必定有两大要素,一是良好的水环境,二是树木。“水可以为其提供充足的食物,树则为其提供栖息、繁殖的环境。”
市民在沙湖岸边观赏鹭鸟。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国家湿地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王学雷也认为,在人口集中的城市中心出现这么多中白鹭,这说明城市的整体生态,包括水环境、周边生境等,都在往好的趋势发展。
武汉是百湖之市,近年政府一直在采取有效措施,净化水质。“武汉江夏、蔡甸、东西湖等新城区的湖泊里,看到鸟儿成群的景观比较普遍。但离市中心较近的湖泊,例如东湖、汤逊湖、南湖等,在进行水治理后,鸟类都呈增多的趋势,生态较好的局部也能看到鸟儿成群。”
(长江日报记者杨晓雨 詹丽 实习生李瑞 通讯员张虹)
【编辑:邓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