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遗产
Cultural Heritage
南平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放河灯、祈丰收、祭祖祭祀、放天灯……
中元节民俗文化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传承民族文化,翘望人类文明
作为闽源之地,文化名城市
南平也孕育了浩瀚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7个国家级、55个省级、150个非遗项目
这些“高质量”文化遗产
因南平而生,成就南平
它们是解读南平传统文化的“密码”
向世界展示南平人的血脉里流淌的力量
适逢中元节,让我们一起去领略
南平国家级的非遗风采吧~
01.听一曲高质量的南平南词
旋律婉转曼妙,唱腔舒缓典雅
唱词清新流丽,声调呢哝柔婉
八月余热尤燥,到南平
听一听非遗“南平南词”的天籁之声
让身心都沉静自在艺术的世界里
南平南词
2006年,南平南词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南词说唱曲艺流行于福建北部,源于明末清初江苏苏州一带的“滩簧”, 约于清道光年间由一位苏州商人带到福建,并与闽北的民间艺术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02.品一杯高质量的 大红袍
秋天的第一杯茶,你喝的是什么呢?
天下第一的大红袍啊
去南平的山水里
一起醉倒在大红袍的花香之中吧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
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武夷岩茶的制作可追溯到汉代,经历代的发展沿革,到清代初年岩茶制作技艺日臻完善。武夷岩茶(大红袍)产于闽北武夷山,是武夷山历代茶农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与总结出来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03.赏一出高质量的 四平戏
高昂粗犷,诙谐风趣
古音韵发声、古声腔唱法
随意性、即兴式的“插科打诨”表演
这一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大戏
值得一览究竟,打卡观看
四平戏
2006年,四平戏(政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政和四平戏是福建流传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继承了弋阳腔“一人成声众人相和”的古老传统。现以历史原貌完整延续于政和,被戏剧界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明代四平腔遗响”。
04.迎一场高质量的 傩舞
传承千年,祈福禳灾
头戴面具,缀一红布
走村串户,古傩韵味
迎看一场古代舞蹈“活化石”的傩舞
一定可以让你感受到不一样的仪式感
傩舞
2008年,傩舞(邵武傩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邵武傩舞始于宋代,邵武傩舞是无故事情节、无说唱的原始舞蹈,在面具、服饰和舞蹈动作等方面保留了祭祀乐舞中的驱傩原生形象,舞者头戴面具,脑后缀一块红布,有明显的古傩余韵。
05.观一次高质量的 中幡
你舞我等,我抛你接
你来我往,我进你退
或正手、或反转,或掌托、或脚踢……
而幡竿有碗口粗,十来米,二十公斤!
去看一看建瓯挑幡
一定让你叹服力之能量!
中幡
2008年,中幡(建瓯挑幡)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建瓯挑幡是极具福建民俗特色的汉族传统活动。相传,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建瓯将士擎持大旗的庆祝活动。
06.烧一盏高质量的 建窑建盏
室无瓷不雅,人无瓷不贵
建盏一直受世人追捧
这是天工与人巧的结合
是陶瓷中天人合一的精华
建盏及其烧制技艺
不就是 高质量的艺术品嘛
一起到南平,一睹其绝代芳华吧
建窑建盏
2011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建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窑场之一,在南平有建阳水吉窑、延平茶洋窑、武夷山遇林亭窑三处。建窑产品以黑瓷碗为主,俗称“建盏”。建窑在两宋时期达到鼎盛,自元代衰落,直至停烧,后在1981年烧制出仿古兔毫建盏并通过鉴定。
07.裁一张高质量的 剪纸
一纸一世界,艺术尽显
一指一剪,技艺非凡
这一张剪纸,裁剪着故事,承载着历史
或粗狂大气、淳厚拙朴
或细腻纤巧、纯净秀气
去裁一纸,看一下纸里的世界吧
剪纸
2014年,剪纸(浦城剪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浦城剪纸,开中国民间剪纸“礼品花”之先河,对江南乃至全国的“礼品花”剪纸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以单色剪纸为主,经墨蜡拓样、纸捻固定、手工剪雕而成。构图大都“字画结合”,通过锯齿纹、月牙纹等各种纹样组合形成。
南平
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遗存尤其丰富
景色绝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这样的“人类高质量”之地
值得出发,值得遇见
-- END --
来源:南平文旅
制作:南平广播电视台
微刊编辑:石雯佳
微刊校对:陈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