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园园 陶敬玉
“巨幅稻田画,种出来的艺术品,现场真的超级壮观震撼!”“今年又有新的稻田画了!”位于东营垦利永安镇二十八村东侧的稻田画,进入最佳观赏期,这儿再次成为网红打卡地,在抖音等社交平台上,一度位列东营市景点人气榜第一名。
这是稻田画“展出”的第五年。从2017年开始,每年在观景塔的东西两侧都各有一幅稻田画,主题不同,图案也不同。在这儿,农业与旅游业有了具象的结合,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本地以及周边游客来“打卡”。人们在欣赏美景、感叹神奇之际,也越来越好奇稻田画的创作过程。
两幅稻田画占地240亩
8月17日,微风不燥,立秋之后的第十天,空旷的田野里已有秋高气爽的感觉。上午9点开始,陆陆续续到来的车辆,让位于东八路生态大道西侧、垦利永安镇二十八村东侧的稻田画风景区逐渐热闹起来。来的游客多为自驾,除了兄弟姐妹相约、家长带孩子暑假本地游,还有爱跳舞的人们专程跑来拍视频。
站在30多米高的观景塔上,居高临下俯瞰,东西两侧,红色、白色、紫色、黄色、赤色以及浓绿交错在绿色稻田里,分别勾勒出“南湖红船”“黄河”“华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中国梦”以及“粮仓”“农家院”“乡村振兴”等图案与字样。风吹稻浪,画卷微动。
今年的稻田画以“建党100周年”“乡村振兴”为主题,采用红、白、紫、黄、赤、浓绿6种彩色水稻作画。其中,以“建党100周年”为主题的稻田画占地90亩,数字“100”构成标识基本造型,56根光芒线将数字“100”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嵌入数字“1921”“2021”,并在整幅画中融入南湖红船、黄河、华表、和平鸽、中国梦等元素;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稻田画,以粮仓、玉米、麦穗、稻穗、民居、数字等元素进行构图,占地150亩。
这儿的稻田画创作始于2017年,是垦利区永安镇为融合旅游功能业态、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经过多方考察后打造的农旅融合、旅游富民项目,目前由一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运营。每年在观景塔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幅画作,主题不同,图案也不同,前几年的图案分别是“熊大熊二”“刘关张京剧脸谱”“黄河入海大美垦利”“乡村振兴”“我爱我的祖国”“黄河入海我们回家”“小康社会幸福起航”和“超级飞侠勇闯天下”。
“稻田画落到咱们这儿,跟咱多年的种植传统有关。”1998年开始,马广华带领二十八村的村民种水稻,和水稻打了23年交道,他是远近有名的“土专家”,也因此在2017年被聘为稻田画种植技术顾问,“原来这儿都是盐碱地,连草也不长,后来经过土壤改良、土地治理、修建水库等一系列工程,成为咱东营水稻主产区之一。”
除了多年的水稻种植基础,这儿成方连片的稻田,也为作画提供了条件。“在稻田作画还是有一定要求的,一般作画的地块面积要足够大,而且要比较整装,不能有地埂啥的,不然会在画上体现出来,影响效果。”马广华告诉记者,第一年稻田画出炉后,“刘关张京剧脸谱”中刘备脸谱上就有“瑕疵”,“像是有道疤,就是地不平整的事儿。”“疤痕”那个地方原来有一道渠,回填后未进行整平,导致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二年土地大面积整平之后就好了,作画条件又得到改善。”
经过五年时间,垦利永安以田为板、以秧为笔的稻田画已颇有名气,成为远近有名网红打卡地,并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定下1.4万多个“点”
“在下边看就是一片绿色的稻田,远望着里边有些其他颜色的水稻,看不出啥图案来。上来一看就不一样了,不仅图案出来了,还挺有立体感!”开车从西城赶来看稻田画的市民王英招呼朋友,去往观景塔第三层,也是最高一层,“高一层就不一样,去最上边看看。”
此言不虚。
一邦农业农艺服务部技术员王沙沙负责稻田画彩稻育苗及管理,她告诉记者,稻田画的最佳观赏高度在30米左右,也就是人站在观景塔最高一层的高度,“接触阳光最多的上部叶片,颜色也是最艳的,在这个高度恰好能呈现出彩色稻的最艳丽颜色,而且站在这个高度往下看形成的观赏角度,也是立体感呈现最好的。尤其是在有风的情况下,会形成稻浪,观看也更好些。”
在百十亩地的稻田作画看似豪放,其实是个精细活。据介绍,稻田画的呈现需要先设计好要展示的图形,利用3D技术和透视规律调画,再根据设计种植不同品种、有着不同颜色的水稻,以展现立体透视效果相结合的稻田图画。简单来说,也就是图案拟定、彩稻培育、GPS定点、移栽插秧这四个步骤。
王沙沙说,为确保六月上旬按时插秧,前两个步骤的开展时间会有一定重叠,“在确定了当年主题、选定最终图案后,设计师会先提供平面图,我们会根据图案计算出所需的所有彩色水稻种子,培育彩稻秧苗;另一边设计师将图案调整为描线图,经过CAD处理,提坐标点等,这相当于定位作用。”为确保秧苗足够用、不浪费,育秧时会根据每种彩色稻用量的不同,都有一定的富余,“以备后续替换成苗不好的稻苗,保证彩色水稻的正常萌芽及生长,也是确保稻田画的效果。”
这两步完成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时,秧苗有了,图纸也有了,让秧苗如图所画“长”在合适的位置,需要工作人员把所需的点位精确制成坐标点,将设计好的图案在稻田里同比例放大,再利用GPS定位技术进行插杆、牵线、画轮廓。“这一步很繁琐也很关键,今年这两幅稻田画就需要定1.4万多个点,每一个点用长50厘米左右的竹竿做标记,竹竿与竹竿之间用线相连,相当于在地面上勾勒出图案初步轮廓。”王沙沙介绍。
最后一步的插秧,就相当于在给已经勾勒出来的画“上色”,“按照图纸,在不同的地方插上不同的秧苗。”由于竹竿以及线的存在,稻田画里的彩色秧苗只能人工插秧,而不能进行机械化操作,当然收割的时候亦是如此。此外,与大田插秧30厘米左右的行距、14厘米左右的株距不同,稻田画里的彩色秧苗以混插为主,按照前后左右20-30厘米的间距,布满图形对应区域即可,这样也能避免成图“呆板”。
“生长”的画卷
站在观景塔往下看,红、白、紫、黄、赤、浓绿6种颜色鲜艳分明,透着勃勃生机。
不过,也不是所有彩色稻都和盐碱地“脾气相投”。
“有一种橙色稻,就不太容易在咱们这儿成活。”马广华回忆,第一年稻田画图案中,曾尝试使用这种橙色稻,但效果并不理想,“插秧以后不扎根,叶子像菜叶子一样比较软,不如在东北长得好,前后一个多月换了两次种子、种了三次,效果仍不理想。”
黑土地肥沃,这种橙色稻秧苗在略微潮湿的地里就能扎根、成活,“到了咱这盐碱地就不行了,咱这5厘米以上的水对它来说太‘深’了。”马广华说,这一品种因在东营地区不适应被“淘汰”,“为了确保画中所需的彩色稻品种在咱东营能成活,后来也尝试在田里先试种一下,多年下来,慢慢选出了一些生长期长、观赏期长、适合咱这环境的品种。”其中,今年采用的这6种彩色稻,“连续用了几年,一插就成功。”
每一种彩色稻都有它的“脾气”。这一点还体现在可能一度相似,但终会长成不同颜色。
“别看现在有的秧苗颜色差别挺大,有的又不是那么容易区分,其实在刚出芽、只有一两厘米长的时候,这些彩色稻并没有呈现出后来这些各自的颜色,而是都呈现出绿色。”王沙沙告诉记者,移到育秧大棚之后,经过强烈光照,这些彩色稻才开始呈现出各自的颜色,而且光照越强颜色越深,“水稻秧苗的颜色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随着生长,一直在变化。”
而对同一株彩色稻来说,在不同的“年龄”,色彩也不完全一样,始终都在变化。“就拿现在最佳观赏期看上去很明亮的黄色稻来说吧,在它小一点的时候,颜色并不是这么艳、这么热烈。”王沙沙说,现在的黄色稻正处于生长中期,色彩艳丽,“再往后,等到九月份、十月份,尤其是十月底的时候,它的颜色又变了,就变成淡黄了。”
经常给参观学生讲解的王沙沙,给这些彩色稻划分了前中后三个生长期,“在前期,是小苗生机勃勃,努力生长的样子;在中期,就是现在,呈现出最完美的状态,也是颜色最艳丽的时候;到了后期,就会呈现出稻子收割时的成熟颜色,色彩中多了几分成熟,可能颜色饱和度没有那么高了,但是更有韵味了。”
正是因为这些彩色稻的变化,王沙沙眼中的稻田画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幅一直在生长的画,“即便是收割之后,仍然能看出轮廓,这幅画还是能呈现的。”
稻田画已成为永安镇旅游富民重要项目之一,去年全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接待收入4000余万元。今年,永安镇将立足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功能服务配套区建设,按照“做活一批文旅项目、完善一批设施配套、带动一批群众致富”的富民工作思路,扎实推进旅游富民工作,实现富民工作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