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是红军长征途中毛尔盖会议纪念日,大型红飘带研学活动走进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主题为“红军长征转战松潘”的研学活动在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红军长征纪念碑园(红军长征纪念总碑、“中华第一金碑”)、松潘县毛尔盖上八寨乡索花喇嘛庙毛儿盖会议遗址举行。
松潘位于川西北高原上,有着千年历史,是四川通往“口外部落”和甘、青两省的川边要塞。
1935年夏,中央红军执行《松潘战役计划》,攻打松潘地区胡宗南部敌军,以打通北上通道,达到北取甘南、赤化川陕甘之目的。七月初翻过大雪山后,抵达卓克基,10日到达芦花(今黑水县)。为了调动红四方面军积极北上,统一红一、四方面军两大主力红军的行动,中央政治局于7月21-22日在泽盖乡芦花村召开了会议,史称芦花会议。会议总结了红四方面军的历史经验,在肯定红四方面军成绩的同时,也指出其主要问题。一、四方面军领导人开诚布公地交换了意见,增进了相互了解与兄弟团结。为提高党在红军中的威信,中央政治局又于1935年8月4日至6日在松潘县毛尔盖区下八寨乡的沙窝寨子(今血洛)召开会议,史称沙窝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讨论了组织问题,加强了两个方面军的统一领导与指挥,坚定了北上创建川陕甘根据地的信心。
在攻打松潘战斗中,红一军团二师六团奉命经草地绕到松潘以北,与阿坝千余骑兵在龙日坝发生遭遇战。红军因饥疲交加,后援不上,又缺乏与骑兵作战经验,伤亡400余人,最后被迫南撤。绕攻松潘失败后,红一军团和三十军各一部向驻守毛儿盖的胡宗南部李日基加强营发起攻击,战斗取得胜利,共俘敌400余人。由于《松潘战役计划》对客观条件估计不足,部队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严重的困难。一方面,由于红军缺乏粮食,难以保证战略行动的需要,造成龙日坝战斗失败;另一方面,由于执行决议拖延,战机被贻误,致使胡宗南部敌军抢先占据了松潘,后续敌人云集松潘境内,堡垒线已构成。红军已难经松潘沿大道进入甘南,中共中央根据敌情变化,决定放弃原定的《松潘作战计划》,转为攻取甘肃南部的夏河、洮河流域,并于8月3日制定了《夏洮作战计划》,从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的大草地北上,这给红军行进带来极大的困难。
1935年8月,红一方面军到达松潘地区毛儿盖,驻扎长达一个月左右,一方面宣传政策,二方面筹集粮草。在红军还未到达前,国民党就在藏族群众和僧侣中大肆进行欺骗宣传活动,致使大多数藏民因害怕红军都躲进了深山老林。红军抵达毛儿盖后,露宿树下和房檐下,不动藏民财产,派人寻找躲在深山的藏民,并广泛宣传民族政策,树立进步思想,号召各族民众参加红军。时值青稞成熟季节,但有的藏民都逃离了,红军就自己动手把青稞收了。为遵守群众纪律,总政治部专门规定,每个部队收了哪块地,必须在田头立一块“收麦牌”,木牌上写着收粮食的数量,等群众回来后可以拿着木牌向任何一支红军部队要粮款。
1935年8月20日,中央政治局在松潘县毛尔盖上八寨乡索花喇嘛庙召开会议,史称毛儿盖会议。会议同畏惧敌人、夸大敌人力量、失去胜利信心的右倾机会主义思想进行了斗争,通过了《关于目前战略方针政策之补充决定》,作为对两河口会议的补充,要求左路军一定要向右路军靠拢,进一步明确了红军主力的前进方向。毛儿盖会议是两河口会议、沙窝会议的继续和深入,会议确定的以岷州洮河为中心向东发展的行动方针,是对两河口决定的补充,对统一思想,克服分裂主义危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之后,红军从毛儿盖出发,穿过草地,向北挺进。(保定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