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故宫博物院)
清代盛京城内至高建筑凤凰楼,建于清太宗天聪年间(1627—1636),高二十二米共三层,它是皇帝居住区的主要通道,连接前朝后寝,登楼可俯瞰全城,这里拥有盛京城八大名景之一的“凤楼晓日”。
歇山三滴水式建筑、黄琉璃瓦绿剪边、金龙彩画梵文装饰,凤凰楼曾是皇太极议事和宴会之所。炎热的夏秋季节里,皇太极和后妃经常在这里读书、小憩、消暑纳凉。清入关后,凤凰楼曾贮藏《五朝圣训》和《实录》,也曾存放过帝后画像。康熙、乾隆等皇帝东巡盛京时,均会登楼远眺,一览故都景色,赋诗题词、咏物述怀。
乾隆八年(1743),乾隆帝曾于凤凰楼前赐宴于随从王大臣等,并于东巡盛京启程回銮的前一日,完成了御制《盛京赋》。将“盛京”这一地理概念从三个方面与清代政治文化相联系: 优厚的自然条件,象征着大清得自天眷;淳朴的社会礼俗,展现着传统道德风尚;肇基建都的历史,启示后人不可 “忘本”。
凤凰楼正门檐下悬有乾隆皇帝第二次东巡盛京御题“紫气东来”金漆九龙匾,该匾为清宫内务府制造,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由京师送至盛京悬挂于凤凰楼下,寓意大清的国运自东方兴起。
关注沈阳故宫 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