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准噶尔盆地位于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有大面积的沙漠,有戈壁滩、盐碱滩,还有绿洲围绕,处在准噶尔盆地中央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国第二大沙漠。这里藏着许多地理奇观,也栖息着许多野生动物。
林业管护员在草滩地带发现了一群威猛的大型野生动物,大约有十几头,仔细一看原来是蒙古野驴。它们发现有人后,立即警觉起来,然后列队跑开了,一边跑还一边回头看。
01外形像骡子,叫声像家驴,最快每小时跑45公里
蒙古野驴栖息于海拔3000-5000米的高原亚寒带,在荒漠或半荒漠地区生活。分布于中亚及西亚各国,中国分布于内蒙古、甘肃和新疆。
蒙古野驴贵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外形像骡,叫声像家驴,体型介于家驴和家马之间。体长可达260厘米,肩高约120厘米,尾长80厘米左右,体重约250千克。
蒙古野驴的四肢刚劲有力,拥有发达的肌肉,擅长奔跑,它最快的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约45公里。当遇到危险时,它会以最快的速度跑开。
正是因为拥有惊人的奔跑能力,让很多猎食动物不敢轻易打蒙古野驴的主意。据当地老牧民回忆,以前放牧遇到蒙古野驴,跑得飞快,就算是一匹好马,也追不上它。
让人记忆深刻的是,一群蒙古野驴里总会有一头“头驴”,在头驴的带领下,排成一字型的队伍,有纪律地撤离。
每当遇到人,蒙古野驴都会机警地跑开,不让人靠近它,可是它却一边跑一边回头看。是按捺不住好奇心?但是看那神态,也很像依依不舍?
02过着有规律的集体生活,聪明机警,干旱时会 “挖井”取水
蒙古野驴喜欢群居,每天过着游荡生活,一个群体里有雌驴、雄驴和幼驴,每天在荒漠、草滩地带游荡,自由驰骋,好不潇洒。
据科研人员观察,蒙古野驴通常是5-8头集一个小群,再大的群体则有20-30头,就像一家人一样互相照应,不会轻易离队。
而生活在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的蒙古野驴群,大群的个体数在100多头到200多头之间,阵势强大。
蒙古野驴长期生活在荒漠、半荒漠化地区,锻炼出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够适应荒漠里的恶劣环境与气候。
蒙古野驴天生拥有在荒漠生存的“法宝”,既能耐冷耐热,又能耐饥耐渴,可以数日不吃不喝。同时兼具敏锐的视觉、听觉和嗅觉。
它们过着规律的生活,也有固定的活动线路,并且需要走几十公里路。清晨,它们会一起去水源处饮水,白天在草场上采食,常吃禾本科、莎草科和百合科草类,也喜欢吃茅草、苔草。到了傍晚,结队回到山地深处过夜。
遭遇干旱缺水,蒙古野驴有一个聪明的做法,它会在河湾处,选择一个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发动健壮的蹄子,一下一下地刨坑。
它刨坑做什么呢?原来是“挖井”。挖出一个深半米左右的大水坑,解决了饮水问题。当地牧民,见到这种大坑,就知道准是蒙古野驴挖的,将之称为“驴井”。
03一个团队里,有“头驴”当首领,也有“哨驴”负责警戒
蒙古野驴集群生活,一个团队里,有雌雄老幼,也有体型较健壮的。它们有着严格的组织,还有明确的分工。
“头驴”的体型比其他野驴更高大更强壮,带领着一众野驴,外出觅食、饮水、游荡,奔跑在最前面。团队里的一众野驴,都会听从头驴的安排,紧跟着大部队的步伐。
有“哨驴”负责警戒工作,在距离野驴群稍远些的地方,随时保持着警惕的状态,能察觉距离自己百米外的情况。一发现有人靠近,或者天敌来袭,就会发出警报,让大家快跑。
如果收到危险的警报,蒙古野驴群会即刻有纪律地撤退,绝不会惊慌地四散奔逃。它们在头驴的带领下,保持队形,有条不紊地快速跑了。
蒙古野驴的天敌主要是狼、雪豹、藏狐和猞猁。成熟有经验的蒙古野驴,遇见天敌,完全可以做到沉着冷静,但是小野驴难免会惊慌,一旦掉队,将会面临很大的危险。
04掉队的蒙古野驴被天敌盯上,7只藏狐围攻都拿它没办法
很多时候,掉队的蒙古野驴被天敌盯上,都很难逃脱!如果天敌只有一个,还能快速跑掉,毕竟没几个食肉动物跑得过它,但是如果是一群天敌,对它进行围攻,就生死难测了。
据中国林业网报道,一位探险者进入新疆阿尔金山地区探险考察,观察到一对掉队的野驴母子,被7只藏狐围攻,最终成功脱险的过程。
7只藏狐,追赶着两只蒙古野驴,终于在一处峭壁下将野驴团团围住。野驴妈妈为了保护小野驴,毫不示弱,与藏狐对着干,身强体壮,攻击力并不弱。
野驴妈妈忙着应付前面的藏狐,没曾想其他的藏狐趁它不注意,开始攻击后面的小野驴。野驴妈妈愤怒回头,驱赶藏狐群,把孩子藏在后面。
还未分出胜负,更厉害的雪豹来了。藏狐知趣地后退,仿佛是主动将蒙古野驴让给雪豹。但是雪豹经过一番打量后,并没有对蒙古野驴下手,而是攻击了藏狐。最终3只藏狐成了雪豹的盘中餐,蒙古野驴母子逃跑了。
从这段记录中,可以知道掉队的蒙古野驴,很容易被天敌盯上,但蒙古野驴也不是白长了高大健壮的身躯,它是敢与敌手对抗的。
可以想象,蒙古野驴边跑边回头看,仿佛在说:“我虽然是食草动物,不主动出击,但也不是好惹的。”
结语
蒙古野驴是新疆准噶尔盆地的一道会移动的风景,它们在广袤的荒漠草滩采食、撒欢。健壮的身躯,机警的性格,都十分讨人喜欢!
雪灵谷自然实验室/出品
参考资料:中国林业网、《人与自然》、北京科普之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