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有绿洲,就有居住的人家,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建有一座寺庙,叫巴丹吉林庙,被称为“沙漠故宫”。这座巴丹吉林庙鼎盛时期,曾有几十个喇嘛,沙漠里条件艰苦,没电没信号,近几十年来,只有一个人在坚守着“沙漠故宫”。
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国最美沙漠,分布着一百多个湖泊。其中一处湖泊旁,就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庙,那就是“沙漠故宫”巴丹吉林庙。清晨时光线柔和,湖面上庙宇的倒影清晰完整如梦似幻。
茫茫沙漠腹地,人迹罕至,只有当地的牧民会进入。这座庙是巴丹吉林沙漠里唯一的一座寺庙,始建于乾隆年间的公元1755年,距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藏传佛教寺庙,在沙漠人心里有特殊的地位。
据了解,寺庙的一砖一石一木全部由外面用骆驼驮进,庙里的大梁、顶柱全部是人工抬进去的。巴丹吉林庙坐北朝南,外有半人高的围墙,墙外西侧矗立着一座白塔,与庙遥相呼应。
寺庙总建筑面积近300平方米。庙室分上下两层,呈楼阁式。四角形的角楼,重檐山顶,正面有两小窗,两侧各有4扇小窗。
这座“沙漠故宫”是孤寂的,但却有着绝美的风景。站在仙女山上,可以俯瞰庙海子的全貌。在闯入眼帘的那一瞬间,只能用惊艳两个字来表达。金色的大漠,湛蓝的海子,那么宁静和谐地相依偎在一起。
“沙漠故宫”在千百年的沉浮静默中,早已看透了万世沧海,才有如此的寂寞却又美丽,练就了惊世的容颜。
六十多岁的桑木腾是巴丹吉林庙的住持。他家五口人,是这里最大、最原始的住户。巴丹吉林庙最鼎盛时期曾有60多个喇嘛,但近几十年里,只有桑木腾一人在支撑着这个寺庙。
这里不通电,手机基本没信号,靠着太阳能,可以蓄积一点供晚上短暂的光亮。电视、电脑更是不要想。神奇的是海子虽然是咸的,但是可以挖到饮用的井水,所以才能坚守在沙漠的腹地。
每当夕阳渐渐西沉的时候,余晖轻柔地抚摸着庙海子的沙山,海子和巴丹吉林庙,一草一木,都那么安宁而静穆。如果你要修行,那就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庙海子。耐得住这样寂寞安静的日子,你一定会内心祥和,道行高深。
内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里,天地辽阔,巴丹吉林庙有一种神圣的安静,任何狂躁都会得到抚慰,变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