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无
【引觞漫谈】
杭州是一块宝地,古代的诗人文人出京城为官,最想去的地方大概就是杭州了吧。
风景优美,人文气息浓厚,而且市井繁华,在这里很容易找到与自己兴趣相投的朋友,也很容易满足自己享受自然,享受尘世繁华的需求。
唐朝的白居易在杭州呆过三年,满足了他的“平生所愿”,苏轼为官,最快乐的一段时间,也应是在杭州,至今民间流传的故事里,仍有他在灵隐寺,西湖等地的许多趣事。
我自己出生以来还没有去过杭州,高中时候曾经有一个考上浙大的梦想,结果最后发挥失常也没去成,不过倒是在苏州呆过一段时间,也感受过了江南水乡独特的魅力。
也许只有这样的山水,才能养出那操一口吴侬软语,令人“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陈圆圆,养出那些柔媚婉约,如水一般的江南女子。
也只有如此女子,受到江南水乡的熏陶,也会唱出独具特色的水乡民歌。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对少年郎直截热辣的表白,还有恋情中那些微妙的羞涩与娇俏,都成为一曲曲动人心弦的旋律,在江南的水波间流传。
【临其诗境】
今天来看白居易的一首《采莲曲》,关于一位水乡女子的初恋。
白居易公元822到824年出任杭州,此时的他远离朝堂中的烦扰,在江南的山水之间泛着小舟,欣赏着无尽的山水之妙,沉醉在与友人的诗酒唱和之中,可以说过得既轻松又舒服。
在一次泛舟的过程中,白居易无意中撞见了一对青年男女在荷塘中猝然相遇的场景。男女双方面面相觑,万语千言似乎要冲口而出,可就在女子即将打破静默的关头,却发生了一件美丽的意外。
究竟意外如何,我们一起来看下面这首诗。
【经典原文】
采莲曲
唐代: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条分缕析】
采莲曲作为南方的民歌起源很早,南北朝时期已经流传很广,许多当时著名的文人都有创作,所写内容大概也不出荷塘景色之美,采莲女之美以及水乡青年男女之间美好的初恋爱情。
这个故事,还要从那一片茂盛的荷塘说起,所以白导演的镜头也最先给到了那里。
菱叶圆圆的,紧贴在水面上,随着微波的浮动而起起伏伏,荷叶稍高一点,随着荷塘中的清风而摇摆。而在这一池荷花深处,是两艘即将相遇的小船。
第一句的出现就如同电影的一组长镜头,从一片茂盛美丽的荷花荷叶开始,一路走到荷花深处的人物活动,场景与人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非常的真实自然。
第二句开始,人物就出现了,开始是一连串的动词,逢郎,欲语,低头笑。
遇见男子,想说话,先低头而笑。这一连串的描写将少女的娇羞刻画到淋漓尽致,见到自己心怡的郎君,少女的第一反应是想要上去和他搭话,这一处对心理的把握很真实。
就在开口的那一刻,却突然又顾虑起了自己女儿家的身份,不好第一个开口,于是低头掩面而笑,以最美的姿态等待着郎君开口。
可是这一低头,意外就出现了,头上的碧玉搔头没有插牢,一下子掉入水中。
这两处细节都太过真切,白居易对人物心理和动作称得上是大师级别,少女低头含笑,搔头意外落水,全都逼真自然,留下余韵无穷。
所谓无巧不成书,平常人想要给诗歌中加入这样的波澜起伏,往往会显得刻意,突兀,效果也不好,可是白居易就从最真实的生活经验入手,结尾处陡然一转,浑然天成。
搔头落水,之后如何呢?男子会不会踊跃跳入水中帮他寻找,由此又会催发出怎样的后续故事,白居易没有写,可能他自己也不知道,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