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山西陵川县以工代赈项目施工现场。国家发展改革委振兴司/供图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程晖
山西省陵川县丈河村自然风光秀美,四周群山耸立,廖东河绕村而过,森林覆盖率高达81%,特色景点镶嵌其间,生态康养旅游开发潜力巨大。曾经的丈河村由于廖东河蓄水能力差,无法形成有效的河流水域生态景观,既留不住八方游客,也不利于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当地群众抱着“金饭碗”却过着穷日子。2018年以来,陵川县聚焦制约丈河村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以高质量实施以工代赈项目为契机,充分整合省级以工代赈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1672万元,推进丈河村河道治理和片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深度挖掘生态旅游开发及森林康养资源,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先后荣获“中国传统古村落保护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慢生活休闲体验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全国文明村”等称号。
坚守赈济初衷,以工代赈夯实脱贫基础
2018~2020年,陵川县连续三年累计投入省级以工代赈资金1022万元,对丈河村廖东河3.54公里环村河道进行治理,打造了5.6万平方米的河道水面生态景观。项目实施过程中,陵川县把项目实施和脱贫攻坚统筹谋划,把组织群众务工、获取劳务报酬、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激发内生动力作为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的根本要求,坚守以工代赈初衷,高质量组织实施项目建设,进一步夯实脱贫攻坚基础。
一是广泛组织动员群众务工。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摸排、广泛组织项目区内群众参与务工,累计组织丈河村86名群众参与务工,占务工总数的63%,其中吸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其他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32人。
二是及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将劳务报酬发放作为工程竣工验收的重要考核内容,及时向社会公告公示项目支出情况,累计发放劳务报酬356万元,人均增收约2.3万元。
三是强化务工劳动力技能培训。采取“培训+上岗”的方式,对参与务工群众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岗前培训、以工代训和短期技能培训。通过连续实施三年的以工代赈项目,帮助18名务工群众从普工转变为技工,工作技能有了质的提升,日均工资从108元提升到220元。同时,帮助23名务工群众熟练操作中小型机械,有了一技之长。
四是建立健全村级公共设施管护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强化以工代赈工程的后期管护工作,开发河道清理、环境保洁、森林防护等公益性岗位21个,每个公益岗位年均工资约6000元,有效缓解了丈河村低收入群众就业难题。
发挥“乘法”效应,多措并举构建发展框架
陵川县充分发挥以工代赈工程“乘法”效应,积极整合其他涉农资金,加强与科研院所产学研深度合作,推动引资和引智相结合、科技成果研发与推广示范相结合,多措并举构建发展框架,推动丈河村农林文旅康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当地人的“金饭碗”盛上了“香饽饽”,丈河村变成了多业融合发展的“聚宝盆”。
一是积极整合其他涉农资金。连续3年整合其它涉农资金650万元,大力实施丈河村片区环境综合整治,铺设雨污水管网10千米,修建污水处理站1座,巷道硬化1万平方米,整修公共文化广场2000平方米,配备健身器材20余套,村内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2020年,丈河村接待游客1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600多万元,较2017年分别增长43%、52%。
二是创新同科研院所合作模式。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致力引进智囊智库,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陵川县与山西农业大学签订校地共建乡村振兴示范村协议,充分发挥山西农业大学科技人才、科技成果、多学科专业等优势,设立丈河科技示范与乡村振兴专家大院、“农林文旅康”科技工作站、培训中心等,开展休闲康养农业、康养果园、康养生态蔬菜园、生态养殖、农业废弃物资源再利用、数字乡村建设等多领域科技示范,把丈河村打造成山西农业大学教学实践基地。通过举办摄影、书画、征文、踏青等活动,不断扩大丈河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丈河村成为留得住乡愁,寄寓着乡恋的地方。
三是新型合作经营主体不断涌现。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探索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引进山西耕读苑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晋城南太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晋城市国投等多家企业到丈河村投资兴业,并将以工代赈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折股量化到企业,发展康养旅游接待。同时,鼓励当地农户采用房屋出租、置换等方式,盘活土地、宅基地、林地等资产资源,实现了项目资金变资产、经营资产变资本、受益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效应,仅流转土地一项,每年能为群众带来55万元的流转收入,户均增收2600元。通过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丈河村现已发展特色新产品销售户8家、农家乐11家、新型专业合作社13家,带动发展68户农户,2020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