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昌黎发布)
昌黎城东张家庄火车站南500米,有个275户人家、790口人的村落——常庄村。常庄原属于裴家堡乡,1996年划归昌黎县大蒲河镇管辖。
常庄地处平原,靠近京沈铁路和205国道,交通便捷。村落东西宽550米,南北长300米,主要街道5横3纵。村民中主要姓氏为常、马、赵、杨。
用人杰地灵形容常庄,一点也不为过。在这个不太大的村落里,走出了不少社会名流。
日前笔者跟村里几个年长者座谈,他们列举了解放以来韩春兰、李志和、常印清、杨佐“四大名人”,从他们的面部表情、言谈话语里,流露出的是深深地钦佩与感恩,也让我们为这几个不无传奇色彩的人物感到几分惊讶和敬重。
村里老人在村委会前合影
“马大脚”韩春兰
韩春兰,女,是个外地人,满族,出生于1906年。上世纪20年代嫁给了常庄村的马福臣。当时,本地汉族妇女都是自幼裹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脚女人”。韩春兰是满族人不裹脚,两只大脚“登登登”走路一阵风,村里人送外号“马大脚”。
“马大脚”是个极有工作能力的女强人,解放初期,村里人就推选她当上了常庄村的妇女主任。她能文能武,带女民兵训练打靶,每次都是满堂红。开会讲话,逻辑清晰,声音洪亮,讲一个小时不用打稿。因此,县里、公社干部下乡,包括“四清”、“文革”运动中的工作组、工作队来村,都是她接待。在她家吃,在她家住,她做的一手好饭菜,各级干部们对她都是赞赏有加。她有思想,敢说话,1952年即当上了昌黎县第一届人民代表,1956年昌黎县人民政府授予她“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韩春兰养的两个儿子也都是出类拔萃。大儿子马金宝,1948年参军,跟随林彪的“四野”打辽沈战役,后随部队转战天津,参加平津战役,在解放天津的战斗中光荣牺牲。
次子马银宝,60年代在唐山路北区某银行储蓄所任所长。1976年唐山大地震,他幸免于难。震后连续一月不回家,日夜看护震损的储蓄所,阻止人们哄抢银行。唐山市人民政府给予“记大功”奖励。1983年,唐秦二市分家,他被安排当上了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支行第一任行长。当时市委书记顾二熊每次出门,必带马银宝跟随。一次,邓小平之子邓朴方来秦,为中华残疾人基金会寻求赞助。顾二熊让其表态,马银宝果断拍板出资100万,邓朴方满意而归。从此,顾二熊对马银宝更是赞赏有加。孩子们给韩春兰争了气,也给常庄村增了光,乡亲们更加敬重韩春兰。
李志和弃官当农民
原籍保定徐水县的李志和,出生于1920年。
他于1938年,刚满18岁就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当了“红小鬼”。因年轻有为,能力过人,二十几岁就当了红军营长,后赴朝参战,带兵打仗,英勇无畏,屡立战功。1952年退伍,被安排在河北乐亭县任农业局长。60年代,调到张家庄火车站旁的国营砂石厂任副厂长。当时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农村的生活极其艰苦。农村人特别是孩子们都削尖了脑袋想跳出“农门”,出去找事做。他却“反其道而行之”,第一个响应党的号召,替国家担担子,主动谢绝国家给予的优厚待遇,自动申请辞职落户常庄村当了农民。他用自己的1000元退职金,在常庄买了三间房。之后在常庄找了对象结婚,成了常庄的一位正式公民。他脾气刚烈,性情直爽又极富热心肠,在村里,谁家有困难都慷慨解囊,倾情相助,深得常庄人们的拥戴。
被他帮扶过的贫困农户遍布全村,那年头金额就达几千元。2007年,87岁的李志和在睡梦中无疾而终。
常印青私钱盖学校
1938年,常印青自筹资金建了常庄小学,盖房4座18间。解放后的1949年,改名“常庄中心小学”。
久负盛名的常庄小学
常印青出生于1900年,毕业于北京政法大学。早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曾任山东省德州市市长,北京市密云县县长。30年代的旧中国,我们的祖国积贫积弱,他认为,拯救国家必须从培养人才做起。1938年他辞去高官厚禄,毅然决然辞官回乡,决心亲手创建一所小学校,为家乡教育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他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变卖了家里值钱的东西,筹资建校。同时,他发动乡里的有识之士,出钱出物。因他多年在在外地当官,在本地也极有号召力,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了钱,他就张罗着盖教室、垒院墙,一所初级小学校很快竣工。从此,他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扎根学校,教书育人。
昌黎解放后,50岁的常印青被县政府邀请去任教育局长,他却不愿当官,婉言谢绝,一门心思留校教书。在常庄中心小学担任校长。他把常庄小学管理得井井有条,名声显赫。培养出的学生不少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文革中,由于历史上他加入过国民党,并亲手发展过8名党员,自然逃脱不了挨整的噩运,曾被红卫兵揪斗,同四类分子一道扫大街,但由于他在当地百姓中人缘、口碑、威望极高,那些人明里整他,暗中却保护他,所受冲击并不大。他多才多艺,写的一手好毛笔字,逢年过节或是谁家有红白喜事,都请他写对联。家乡人对这位为我县教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绅士无比尊敬。1984 年,常庄小学搬迁至东边的赵庄村,当时有人提议改校名为“赵庄完全小学”,但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永久纪念这位热心教育事业的老校长,不予批准,表示不管学校迁至哪里,校名永远为“常庄完全小学”。常印青活到90岁故于常庄老家。
心系家乡属杨佐
杨佐,1947年出生,毕业于昌黎汇文中学,中国空军后勤部装备处副处长,师级干部。
杨佐身在外地工作,心里始终牵挂、惦记家乡发展。家乡有事相求,他是有求必应。有了他的关注,常庄村多项事业发展走在了兄弟村前面。
1968年,杨佐帮助本村购买电线电杆,常庄村在全公社第一个结束了无电的历史,实现了农村电气化;1972年,杨佐为常庄村搬来了第一台12英寸黑白电视机,让常庄老百姓最早接触了这一新鲜宝物,一到晚上,全村人都集中到大队看电视。那年生产队出工修贾河,他们把电视机搬到了贾河工地,晚上把电视机摆放在工地河床上,招来其他社队民工和附近的老百姓前来观看,人们从来没看见过这玩意,感觉十分新奇。特别是那晚播送日本的相扑比赛,近乎裸体的相扑运动员羞得一群大姑娘小媳妇茫然不知所措,无处躲藏;杨佐给大队买来了全公社第一台农用拖拉机,几个干部去县农机部门上手续,差点被扣留。给出的原因是县里、公社尚且没有拖拉机,而常庄一个小村怎么能使用拖拉机呢,让直接交给县里。村里第一个用上了扩音机大喇叭。社员开会上工,打开扩音机一喊,几里外都能听见,而别的村还在大树上挂口钟,或找一块熟铁,生产队长手拿钟锤“当当当”敲着召集社员。说起这几个“第一”,常庄这些老人们神采飞扬,好不得意。
有一年,公社在各大队开展生产竞赛,比谁粮食产量高。“庄稼一枝花,全凭肥当家”。各公社、大队干部们都为买不到化肥而愁眉苦脸。常庄大队书记给北京的杨佐写信,寻求帮助。不几天,两辆军用大卡车满载从东北淘换来的化肥开进村里,男女老少顿时都沸腾了。其他村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给村里买的那辆拖拉机,开着去迁安拉氨水,常庄大队那几年每年粮食产量都是最高;开车往张家庄火车站沙场送沙子,生产队集体收入大增加,出去开会,大队干部们都是挺着腰板走路。
常庄村“四大名人”这些事,他们讲来滔滔不绝。我们听得也是津津有味。是的,为国家,为家乡,为群众做出贡献的人啊,人们总是会时常记在心上,永远不会忘记的。
图文:华小光康德宏
编辑:陈思萤
编审:王守娟
终审:刘广敏 孙亚明
昌黎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