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走走。去重庆看看奉节小寨天坑,世界上的超级大坑;去贵州领略紫云苗厅的雄伟,这个中国最大的洞穴大厅;去广西欣赏七百弄的峰丛,九千多座的石峰如排山倒海般扑面而来。那场面,想必很壮观吧。
然而,如上景观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实际上,这些美景的背后都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喀斯特地貌”,又名岩溶地貌,其英文名为:karst landform。这是对一些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被水溶蚀之后而形成的一系列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水滴石穿”一词可形象地说明这种地貌的成因,因水的溶蚀作用而成,当然,仅凭溶蚀作用是不足以形成我们所看到的峰林、天坑、石林等美景。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还包括流水的冲刷侵蚀、地下侵蚀,以及坍塌等机械侵蚀过程。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的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CaCO3”,在下雨或其他有水的情况下,加上二氧化碳,三者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会使石灰岩产生裂缝,而随着裂缝的增大,于是地下洞穴开始形成并逐步扩大。
19世纪前,西欧科学家普遍认为南欧的喀斯特高原上的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但近年来发现,中国南方是喀斯特地貌的集大成者,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贵州等省份,在这些地区,地表上沉积了总厚度竟达10千米,裸露区的总面积超过50万平方千米的可溶性岩石。
此外,这些地区夏季多雨,这又加快了岩石被溶蚀的速度。随着地表水的流动,在地面切割出多种凹槽,凹槽随着水流的加大愈溶愈深,而突出的部分越削越尖,最终形成了形状各异的石林、石峰。
而在地表之下,水流的运动也未曾停止,不断在内部侵蚀,制造出了巨大的溶洞,当溶蚀继续时,溶洞便会坍塌,从而形成一个大坑。于是,经过几千年甚至是上万年的溶蚀,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喀斯特地貌以其形态各异、精彩纷呈的姿态呈现在人类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