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之摄不在高楼穿云、沃野蓝天,而是深厚的民俗文化、闲适惬意的民风民情以及特色建筑、老街美食上,只有将这些搜罗在镜头之中,才能将成都的味道体现出来。
武侯祠
作为三国时蜀国的首都,武侯祠虽然名义上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祭祀庙宇,实则是国内唯一一座君臣合祭的庙宇,可说是成都必游之地。里面除了有祭祀诸葛亮的庙宇外,还有刘备的汉昭烈庙。
武侯祠建于唐代,杜甫曾有诗说道:“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现在的武侯祠是清康熙年间重建的。它同先主庙、刘备墓相毗连。
武侯祠主体建筑分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严格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
高庙大堂、青砖碧瓦、古鼎名碑都是摄影者要留住成都印象的最好范例,不过在这里拍摄时,广角镜头是必须的,这样才能记录下较大的场景,如果有一只中长焦就更好了,可以拍摄一些局部特写,表现细节与质感。
锦里民俗一条街
锦里紧邻成都武侯祠,由武侯祠博物馆恢复修建而成,是成都市著名的步行商业街,房屋建筑按清末民初建筑风格修建,被称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
在锦里你可以看见原汁原味的民间工艺,如皮影戏、糖人等,还有香飘四溢的各市成都小吃。这里从建筑风格上可以看作是极具川西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群,加上三国人物的剪纸、各种熊猫玩具,以及本地民间手工艺人各种绝活的现场表演售卖,给这条繁华的街道增加了许多可供拍摄的素材。
除了这些还有不定时的舞台表演,好摄之人到了这里要拍的东西真是太多了,从长街到房屋局部,从街景到各色招牌、酒旗,从戏台表演到新鲜的民间工艺,以及满街游人、众多小吃,都可摄入镜头。
锦里古街。雨后的古街显得更为清丽、婉约,更加适合拍摄。
杜甫草堂
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作于这座诗人寓居成都时的茅庐之中,草堂不仅为历代文人雅士游览成都必到之处,也是中外游人拜谒之地。
这里的茅庐修竹、曲廊朱墙都是需要人们用镜头去慢慢体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