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县级市,名气却在全球都闻名,凭借小商品“一炮而红”的义乌在国内算是独一家了,有一句话如此评价道:“在义乌,默默无闻与豪车豪宅之间,只差一个爆品”。但是很多人可能很难想象,如今成为许多人“创业福地”的义乌,在几十年前还是一个无人愿意去的穷乡僻壤。
义乌位于浙江省的中部,虽说不是什么落后山区,但是交通其实也并不便利,对于商业的发展其实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问起义乌当地的老人或者在早期到过义乌的人们,他们对于义乌的第一印象可能只有满地的甘蔗皮。那时候的义乌毫无生机,家家户户都靠着种甘蔗为生,然后以甘蔗为原材料制糖、卖糖。
义乌第一代商人的标志可能就是拨浪鼓了,那时候没有大喇叭,也没有网络营销等手段,义乌的那些商人只能肩挑两个担子,手里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的去卖红糖、糖饼或者糖块。而且他们并不是拿糖来卖钱,而是拿来换鸡毛或者毛发,因此也有“鸡毛换糖”这一说法,如今在义乌廿三里街道的拨浪鼓广场,还立着一组“鸡毛换糖”的铜像。
之所以拿糖来换鸡毛,是因为鸡毛对于义乌来说,可能比钱都实在。因为义乌的土地肥力很差,人畜肥料并没有什么大用,而用鸡毛来沤肥却可以很大程度的增加土壤的肥力,而且鸡毛也可以用来做成鸡毛掸子,商业价值也远远高于红糖。渐渐的,这些摇拨浪鼓的商人发现相对于糖块来说,那些小商品更容易来换鸡毛,而且利润空间也更大。此时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已经“初具雏形”了。
渐渐的,这些商人们发现采货成了一个麻烦事,于是他们自发组织了廿三里集市,每逢“一四七”上午九点到十一点,不论是商家还是顾客,都到这里来“各取所需”。不过廿三里集市与那些平常的集市不太一样,此处主要是以批发类型为主,那些糖担们从廿三里上货,然后再自己走街串巷的去卖,一条闭环也就这样形成了。
但是在那个年代,做生意并不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情,那些小摊小贩们一直面临着“封杀”的风险,直到1979年,《草案》明确指出:“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不得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加以取缔”。义乌当地的小商品市场开始不断拓宽,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经营的人也越来越多。
时间来到《草案》颁布的第四年,经过几年的积累,义乌的商品经济市场已经趋近成熟,义乌的第一代马路市场——胡清门小百货市场也悄然开张了,过了两年后,1984年12月6日,义乌的新马路市场建成,此时正式更名为义乌小商品市场,成立第一年交易额就突破了百亿大关。
后来经过不断的扩建、移址,义乌的小商品市场越来越多,如今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其实大多指的是第五代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区。而义乌当地小商品的经营模式,也紧跟潮流,从以往的线下经营变成了如今的线上经营,贸易范围也从义乌到底拓宽到全国再到全球。
如今的义乌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义乌,随着时代的发展,相信义乌小商品市场也会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