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钦县地处滇、川、藏交汇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的腹地,是古茶马互市的咽喉要道和主要集散地。多种民族世代杂居,多种宗教并存,多种文化交融,是汉藏文化交融的重要区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其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始于春秋的吉墓葬文化和与其息息相关的古茶马吉道文化,以及以藏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各民族文化构成了2300多年文明史的纵向脉络,使德钦的历史文化资源雄浑而厚重。多民族的共生共存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及歌舞、风俗、工艺品、服饰、建筑、饮食、节祭等等,构成了德钦特有的隔山不同俗、隔里不同语的人文景观。其中射箭是德钦的民族传统体育特色项目之一,弓箭是其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深受德钦县各族群众和体育爱好者的青睐,射箭作为藏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历史几乎与藏文化的历史一样久远。
视 频↓↓↓
经过长期发展,弓箭在涉藏地区中逐渐转化为民间竞技的工具,主要用于射箭比赛运动及新春佳节中“射箭节”仪式上使用,在涉藏地区过去几乎家家都要自己动手制作弓箭,用于各类赛事,后来制作弓箭的手工技艺几近失传,娱乐竞技逐渐由现代复合弓代替,但现代复合弓价格昂贵、且准确率低,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
2011年自两个女儿都相继参加工作后,何继雄便不在从事开出租车的老本行,全心捣鼓着他“老有所乐”的健身事业,喜欢摸索的他,依据现代复合弓的特性研究出了第一代以环氧树脂棒为弓片的“德钦弓”,“德钦弓”的创立原本仅仅只是他平时娱乐的装备,从没想过销售。但是在射箭场娱乐竞技时箭友们无不为“德钦弓”的精准度所惊叹,纷纷请他定制一把“德钦弓”,订购人数的增多何继雄也开办了德钦县第一家民族弓加工店,十年间在他忠于传统不断创新改良至使失传已久的民间弓箭制作技艺重新得到恢复,也使德钦民族传统弓射箭运动的逐渐兴起。何继雄的“格萨弓”也在无数次摸索、实验改良及众多射箭爱好者的建言献策中应运而生,直到现在被公众认可的“格萨弓”已经是他创作的第三代的“作品”。第三代“格萨弓”有着可拆卸设计便于携带、价格亲民且精准度高的特点,深受广大射箭爱好者的青睐,何继雄的“格萨弓”加工店每天都“门庭若市”、供不应求,“格萨弓”的热销也带动了周边竹箭、弓箭包等相关配套装备的产业发展。没有操作书籍,没有专业技巧,更没有一套精良的工具,从弓柄、弓弦再到环氧树脂弓片的打磨均是纯手工,从选材到上弦,每个步骤都倾注了匠人的心血。目前“格萨弓”,还可以依照射箭者的体力、拉锯及个人的要求量身打造,十年时间,他始终坚持传统工艺,坚持精益求精的初心,坚持传统弓一如既往的品质。
直到今天,县城及周边乡镇,每户男人都会有一把属于自己的传统弓,住在香格里拉的德钦人也会帮忙宣传带上传统射箭爱好者到何继雄的弓箭铺专属定制一把属于自己的“格萨弓”,更有西藏芒康、四川、巴塘的朋友也都慕名前来定制,这种濒临失传的弓箭也逐渐得到了社会认同和关注。
2020年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通过,何继雄设计制作的“格萨弓”,凭借其文化性、民族性的设计风格获国家外观设计专利。“格萨弓”商标申请也得到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正式批准。
自从何继雄自创利用玻璃纤维材质做民族传统弓以后,德钦县逢年过节都会组织藏族传统弓射箭比赛,截止2021年,在县委、县政府重视下,根据德钦县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抓好“六个身边”工程建设,目前行政村民族传统弓射箭场地13个,德钦县也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格萨尔杯”藏族传统射箭节,传统弓的认可得到了普及,它不仅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强身健体的活动,也成了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节目;现如今,德钦藏族传统弓也成为了藏民族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标志,何继雄的“格萨弓”和德钦弦子、金属铸造技艺一样成为德钦人认可的一种标志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乐趣。
如今,县政府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热爱传统技艺的人也不断涌现。要做好“格萨弓”的传承,关键是把这项技艺做专做精,好的作品自然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和学习,至于销量问题,目前他并不担忧。年过六旬的他也希望“格萨弓”制作技艺能够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希望这项技艺能够得到传承。
纯手工打造一把弓,需要时间,需要精力,更需要一如既往的坚持;十年如一日的去专注做一件事,更是一种不忘初心的情怀;当下手中拉着弦子,身上背着格萨弓的形象将会成为德钦的康巴汉子的新标志,也是在党的光辉照耀下雪域儿女美好生活的新象征。这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力量,承载着一种责任,延续着一种民族文化情怀。
记 者:李春雷 斯那农布
编 辑:那瓦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