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太平营街道坚持产业驱动,按照“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发展是关键、助农增收是根本”的原则,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以“四抓四推”整合资源,谋定而动,顺势而为,聚贤能志士,为乡村融合发展凝聚人、财、物,绘就“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幸福画卷。
以春为令,吹响产业振兴“冲锋号”
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春晴,闻“春”而动是农业产业打好基础,开好局的关键。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该街道调整充实乡村产业振兴工作专班,分别为油茶、百香果、养殖、大桥坝产业园、食用菌5个产业发展专班,并设督查督办专班,压实工作责任,迅速向产业发展发动春季攻势。二是强化安排部署。该街道召开产业发展调度会,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劲头,按照时间节点,统筹推进各项产业全面发展。三是强化落地落实。连日来,辖区内田间地头处处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各社区干部分工明确,抢抓农时,带领村民保春耕,以实际行动诠释爱岗敬业、担当作为,吹响产业发展“冲锋号”。
以才为先,注入强劲发展“智动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该街道着力塑造一支实干、精干、巧干的队伍,为产业兴旺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一是送去“指导员”。由县级下派街道产业指导员、林业环保站技术员到社区进行产业发展指导,通过开班授课、现场教学等,围绕农品选择、科学种植、田间管理、冷藏保鲜、惠农政策等进行培训指导,传授先进技术和经验。二是打造“生力军”。公开招募一批高素质、高文凭的“一村一大”到社区工作,确保每个社区都配备至少一个大学生,其中由县级招录志愿者2名、公益性岗位10名,该街道招募公益性岗位8名,为社区输送新生力量。三是善任“田秀才”。该街道以社区党组织为引领,积极推动“村社合一”模式,致力于挖掘本地人才资源,招募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田秀才”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该街道上堡社区肉兔养殖基地12名“田秀才”每人入股10万元到专业合作社,与社区干部一同参与经营管理,预计年底将实现每人6万元分红目标,成为社区致富带头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以水为脉,打造多元特色“产业带”
坝区是农业产业发展的主战场,能够有效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然而太平山地居多,为走好产业发展路子,该街道坚持多元化、特色化发展产业,以平头司河为脉,带动坝区、山地集中连片发展。一是抓好多元发展。该街道因地制宜,建成“一轴二园三区”的立体产业规划布局,以下堡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为轴,打造下堡“天山河谷”生态农业观光园及梵天农业示范园,并将地域相邻、功能互补、产业集聚的17个社区分为种植区、养殖区、“异地经济”区。形成了“山上油茶花椒、坝上百果飘香、地里白菜辣椒,棚中菌菇喜人、圈内猪兔牛羊、水底鱼儿游荡”的多元化产业布局。二是抓好“一村一特”。依托各社区地理资源优势,在芭蕉、三合、巴罗等社区发展肉牛480头、生猪3000头、肉兔15000只,清水鱼2.5万斤,在上堡、坪干、红岩等社区发展油茶4000亩、花椒500亩、百香果500亩、葡萄366亩、草莓100亩、红肉蜜柚200亩,坚持“一村一特”“一村多品”,持续做大做强做优做特产业。三是抓好综合效益。该街道按照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方式,在油茶林下套种辣椒,辣椒生产周期短、见效快,能够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综合效益。四是抓好利益联结。大桥坝葡萄基地按照“公司+合作社+建档立卡户”的利益联结方式,实施“固定分红+效益分红”模式,当利润分红低于入股资金10%时,按照入股资金10%固定分红,分红资金大于或等于入股资金10%时,按照效益分红。其中30%用于社区集体经济收益,70%用作芭蕉、巴罗、三合、隘门、观音5个社区建档立卡户分红,去年带动708户建档立卡户人均增收约300元。
以融为要,跑出产业转型“加速度”
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联动发展思路,做实一产、壮大二产、催生三产。一是壮大“梵天农业”产品品牌。以品牌经营为纽带,引导形成“品牌+龙头企业+农户”“品牌+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联结方式,加强品牌宣传推广,辐射带动辖区内产品增产增效。二是打造休闲观光示范区。大桥坝集水果采摘、休闲观光、餐饮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已初具成效,有蓝莓、葡萄、草莓、黄金芒等精品水果,有苗家特色味道螺蛳牛脚、有一路格桑花香为伴的采摘步道,每到丰收时节,便成为周边游客的打卡胜地。三是探索“互联网+”农业模式。推进“互联网+”在生产、营销等经营管理方面的应用,发挥生态、资源、品质优势,促使农产品销售线上线下融合,努力打造集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该街道收购了大桥坝冷库钢架大棚,发展大桥坝现代农业园区,拓展葡萄、百香果、蔬菜等果蔬的收购、配送等业务,确保果蔬保持新鲜状态,减少因果蔬变质腐烂带来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