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宗明义
“诸城行 探风情”是由方言诸城公众号与乔有山文化传媒公众号共同打造的一个文史类栏目,旨在更好地传播诸城的人文景观、风俗民情、地方文化、古迹名胜等。
经乔有山文化传媒授权, 自2020年12月29日 (第1期 )起,“诸城行 探风情”栏目对“诸城行”所撰写的文章于每周周二、周五进行发布(自2021年6月2日调整到每周三、日发布)。欢迎各位朋友予以关注!
前言
2020年11月7日,我们应马庄卫生院尹正福院长的邀请,开始了“诸城行”的第五站——马庄。马庄在诸城市的最西北,与安丘市的石埠子镇搭界,原先为马庄镇驻地,现在已经归并为贾悦镇,成了马庄社区。
我们先去了马庄北面的龙宿村进行采访,作为诸城市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鹰首提梁壶就出土于此地。然后,又去了马庄东面的锡山,瞻仰了锡山英雄纪念碑,拜谒了锡山东面近贤村的公冶长墓地。下午,去了临近的摘药山。
作者简介
李晓,男,王尽美研究会会员,潍坊作家协会会员。已创作完成长篇文史散文《茁山春秋》、长篇小说《讷谟尔河》、长篇记实文学《从乔有山走出的中共一大代表》《尽美故里行》等。
西山人2:尹老师
李晓
让我对那里充满向往的还有一位西山人,她就是我上小学四年级时的代课老师。
她姓尹,是在秋收后来到的我们学校。她是一中的高材生,由于成分不好才没能够上大学。她老师爱惜她是人才,就托情让她到我们星河小学当代课老师。教我们数学的纪老师正好要生孩子,她就代她教数学课。
她团团的脸,显得很憨厚。她是甩动着大辫子小跑着走上的讲台。她的辫子很长,一节一节地盘在后背上,要是放下来,肯定要垂过屁股。后来,她对我母亲说过这条辫子从小没剪过,她想留长了,等她上大学时,买了当学费。
尹老师讲课很生动,从不用课本,只拿一根粉笔,就能把那些复杂枯燥的数学公式,讲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全班同学都喜欢起数学来,掀起了一股数学热。我还让父母买了数学课外练习题,在尹老师的指导下,到了如饥似渴如醉如痴的程度。一个好老师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在冬季举行的全学区数学竞赛中,我与另外四个同学组成的代表队一举夺得第二名。母亲为了表示庆贺,特意包了水饺,把尹老师请到家里。从此,尹老师常来我们家,母亲把她当成了自家人。
刚入冬不久,尹老师就突然离开了学校。到底是什么原因,老师们都讳莫如深。我偷听了父母的谈话后,才隐约知道了一些真相。后来,我把这些真相写进了我的小说《那年的秋冬》。小说中的代课女老师姓秦,为了能够转成正式的任课老师,她被逼无奈,只好强忍委屈给学校贫委会主任王麻子织毛衣,买酒喝,想讨好他。王麻子是个贪得无厌的好色之徒,有一天上晚自习时,他把秦老师叫到学校的后园里,正要对她实施强暴,刚好被偷跑到后园想从大队高音喇叭听《岳飞传》的我遇到,我愤怒地抄起一块石头朝王麻子头部砸去……结果造成了轰动一时的阶级敌人谋害革命干部的反动事件。秦老师说是她打的王麻子。在一个被风雪交加的下午,她被公安局带走了。
尹老师离开学校后,母亲曾经托人打听过她的下落,但最终没有打听到。
我虽然一直向往着西山,念想着西山的王伯伯、春花、尹老师,但是四十多年过去了,却一直没有去过西山。不是我不想去,而是生活中有更多的无奈。
这次去马庄开展“诸城行”,终于实现了我四十多年来一直想去西山的梦想。但是,我没有打听到西山,只找到了与它同音的锡山。锡山不大,上面只有一座英雄纪念碑,不是我心目中的西山。
我忽然明白了:西山其实并不是一座山的名字,而是人们对位于诸城最西北的这片山岭地带的统称。
眼前这片广阔的土地,就是我心目中的西山。我们在这里遇到的那些乡民,也像我心目中的西山人一样的淳朴善良真诚。
去龙宿村,遇到的那位开着拖拉机主动为我们让道的师傅就是我心目中的西山人;去近贤村拜谒公冶长墓地时,热情给我们带路的那位七十多岁老人就是我心目中的西山人;在去锡山狭窄小道上遇到的那位牧羊女,也是我心中的西山人。当我要给她与羊群拍照时,她赶紧羞涩地背过身去。当我离开时,她忽然转过身指着东面的小路说,那条路,比你们走的这条要好走。
追我到饭店的那位工友也是我心目中的西山人。我们20多年没见了,当他在街上看着像我时,就跟上来叫着我的名字问我是不是,听到我说是,他紧紧握住我的手,让我很感动。
这次邀请我们前来马庄的尹正福院长也是我心目中的西山人。他虽然不是当地人,但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五年多了,早已把自己当成这里人了。我与他在三年前只是一面之交,他却还记得我,并且还这样热情地接待我们。
我眺望着这片广阔淳朴的土地,心里依然充满着对西山一样的向往与念想。
(本文来源于乔有山文化传媒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