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相信即便你不会唱这首歌,也对这首歌耳熟能详,这首歌的名字就叫做《沂蒙山小调》,不少歌手都曾唱过这首歌,甚至连国母也唱过,正是由于它广为流传,因此它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两首民歌之一,与《茉莉花》齐名。虽说歌曲蜚声海外,但是它的诞生地你知道吗?
既然这首歌叫做《沂蒙山小调》,顾名思义,它的诞生地就在山东临沂市的沂蒙山,不过沂蒙山那么大,究竟是在哪个地方呢?其实,它的诞生地就在沂蒙山望海楼脚下的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现今是一个鲜有人知的安静村落,近日就正好来访了白石屋村,一起来看看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歌诞生地究竟是什么样子。
其实,我们可以把沂蒙山小调分成两部分,也就是“曲”和“词”,曲并非是白石屋村首创,而是流行于沂蒙山区的花鼓调,而词则与红色文化息息相关:在1940年时期,正值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那时候的沂蒙抗日根据地建立不久,不仅经常遭到日寇“扫荡”,而且还要防止以国民党临沂专员张里元为首反动分子纠结当地势力黄沙会破坏根据地,于是校文工团的编审股长李林记团员阮若珊受主任袁成隆之命,在费县白石屋村借助当地的花鼓调编写了歌曲《反对黄沙会》,成了《沂蒙山小调》的前身。
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反对黄沙会》中的抗日元素已经失去了作用,而红色精神却值得广为流传,于是在1953年秋,时任山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副团长李广宗会同研究组组长王印泉、乐队队长李锐云重新修改了《反对黄沙会》,将原来歌词中的抗日主题,改成了歌颂家乡的主题,并且又续加了两段歌词,最后定名为《沂蒙山小调》,也就是现在听到的正式版。
正是由于《沂蒙山小调》来源于沂蒙山区的花鼓调,本来就朗朗上口,又在抗日战争中广为流传,具有群众基础,因此能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名歌之一一点也不为过,于是在1999年,费县县委县政府就在《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白石屋村建立了纪念碑、纪念亭,也就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地方,在这里不仅能看到上述历史,而且还能听到历来唱《沂蒙山小调》的数个版本,各个歌手唱着相同的歌曲,却又有自己的曲风在内,简直可以说是一场听觉盛宴。
不仅如此,《沂蒙山小调》也将“沂蒙山区好风光”逐步渗入到人们的心灵中,成为沂蒙大地的主题形象之一,也让很多游客到了山东都想来看看沂蒙山到底有多美,话说既然《沂蒙山小调》的版本那么多,你最喜欢哪一版呢?欢迎在评论中告诉我呀!
图/文 由旅游狂魔夏夏夏 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关于作者:目前已经前往过全球500+城市,并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和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以及斯里兰卡当过国际志愿者,欢迎持续关注,与你分享全世界的吃喝玩乐,喜欢记得点赞评论或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