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是吉林省的省会城市,名称来源于古肃慎语“茶啊冲”的直译,是肃慎祭天时的祈福之语,别称“北国春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中国四大园林城市之一;十次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长春市重建成城仅215年,是座年轻的城市。
一座城市发展于区位、政策、人文、产业等要素息息相关,本文以地理堪舆为视角,对长春市自然环境进行归纳、解析。
大黑山山脉
位居中国之“艮”,东北正线,点住雄鸡版图之“眼”。
“河出图,洛出书”,风水理气源于河洛,以洛阳为中心(皇极),长春市位于东北之艮山,东北之正线,位于中国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在所有的东北城市中,处于辐射辽、黑、内蒙诸省的中心位置,是东北亚十字经济走廊的核心地带,交通便利,是我国面向东北亚经济圈开放的门户城市。
欧亚大陆东岸的中国东北大平原,位于隆起区与沉隆区之间,长春地区的地质基础比较稳固,同时地质构造的过渡性决定了长春地貌类型的多样性,形成了东高西低的地貌特征。长春地区地貌由山地、台地和平原组成,形成了“一山四岗五分川”的地貌格局。
依山伴水建城,素有“北国春城”美誉。
一城风水关键在于山水,山是龙之势,水乃龙之血。自古以来,山环水抱之地被称之为风水宝地,天之所临,地之所盛,形止气蓄,万物化生。长春市是依山伴水的城市,是镶嵌在中国东北的一颗明珠。长春市地处于东北平原东侧中部,东倚大黑山,于净月潭入首,是长春市的主要山脉。
东倚雄山,中据沃野,朝阳在西,南迎一水
大黑山发脉于大连,是一座呈“山”字型的山脉,北寄长白山、千山,南临黄海、渤海,数百里来龙,从长春市东侧由西南至东北横过,在长春市东南落脉剥换。
大黑山自西南向东北形度
大黑山形龙至长春市东南,落脉剥换形成AAAAA景区“净月潭”,净月潭地处长白山山前台地,属于长白山麓向西部草原的过度地带,起伏的群山绵延成纵横的山谷,将一潭形似弯月的碧水环绕其中。有86座山岭自北向南延伸至潭边,沟壑纵横,层峦叠嶂,如巨蟒蜿蜒。
净月潭风景区
净月潭是长春市龙脉所在,此大黑山支龙在开原市北部从主峰剥离,开帐向北行至长春净月潭再度落脉剥离,垂首向南反向结地,扼守长春东南。从龙脉形度看,长春市并非千里来龙结成大地,而是支龙结地有情,转入沃野千里之平原之喉结。大黑山此段经从长春东侧横过后继续向北,百里后至其塔木一带落地主峰失去踪迹。
伊通河,古称益褪水、易屯河,明代称一秃河、一统河,清代称伊敦河,皆为古女真语音译。发源于吉林省伊通县境内哈达岭山脉青顶山北麓,南至北穿过长春,是长春市之“母亲河”。
伊通河流过城区
默默流淌的母亲河
朝阳山脉,北起大兴安岭行龙至双辽、白城地区为半山或丘陵,百里外再起山峦,行经靠山、朝阳、农安、伏龙泉等市县,曲活有情,其环抱下之上述市县,人才辈出。朝阳山、大黑山之间的地带,即是广袤的丘陵和大平原,吉林省的沃土粮仓。
朝阳岭山脉波罗泡子段
一方水土一方人。
“山主人丁,水主财”,大黑山隶属长白山系,位居长春之东,魂在其“雄”,故人之性也粗犷;朝阳山隶属小兴安岭,山美在其“秀”,故人之心也端;千里平原在目,任凭驰骋,“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故为人其品也包容。
百年春城,百年兴衰。
长春的历史沿革比较特殊,因为在元代曾变为废墟,清朝再次建城,清初,清廷设柳条边,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属郭尔罗斯前旗扎萨克辅国公封地。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土地开始被大面积开发,人口剧增。清五年(1800年7月),设置长春厅,置理事通判。
按大三元纪年60年一运,长春市初设至今已经历经了五个元运:
1744年-1803年,八白艮土甲子运,长春筑墙成型。
1804年-1863年,九紫离火
按大三元纪年分析,行。至60年间,行九紫火运,“火生土”,是长春厅建设发展的早期,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建制升为长春府。
大三元二运(时处民国十三年1924年-1983年),助神二黑当令,土助艮卦生旺,是长春市,包括同在中国东北艮宫三省经济腾飞时期,这一时期内:1925年设立长春市政公所,实行市治;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翌日长春沦陷,1932年3月9日,伪满洲国定都长春,大兴建设;1945年,国民政府在长春市设置长春市政府;建国后,长春市作为汽车城、工业城、电影城在新中国建设中铸就辉煌。
大三元三运(1984年-今天),三碧甲子运,木气当令,利东方即东南,艮土受制,劳泄气运,发展减缓,这一时期是中国改革开发时期,这一时期木气得令的东方及东南地区开始领潮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虽然整体上这一时期是东北地区发展受制较为迟缓时期,由于这一时期自2004年至2023年期间为中三元艮卦主运,得到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扶持和产业转型机遇,依然得到发展。
山龙,断又断。大黑山被新立城水库和石头口门水库截断
水龙,曾经几近干涸的母亲河
伊通河,南起伊通县,发源于哈达岭山脉伊通县东南部大青顶子山西北侧经新立城水库后从城市正南进入长春,蜿蜒经流长春市区穿过,正北流出后经农安和德惠等地后汇入松花江。(百度百科认为伊通河属于饮马河水系是不正确的,乃后天伊通河水竭后天改道汇入饮马河使之)。
伊通河原意为“波涛汹涌的大河”,我曾用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伊通河,从尚存的旧河道的宽度和深度可以证明着一点。伊通河是吉林省的聚水河,即伊通河东侧之水,多发源于长白山或其余脉,皆东水西流汇入伊通河,伊通河西侧之水,发源于兴安岭或朝阳山脉,水皆东流汇入伊通河,本为百水来朝之水龙,然长春南侧即源头方向无较大河流汇入,主要河流汇入皆在长春北侧60公里外农安县以北。近即是年来,由于环境保护原因,曾经滋育一方土地之母亲河,已接近干涸,龙之血脉遗失殆尽。
接续龙之血脉,伊通河治理,一方风水将再起。
一条古老富有传说的河流,为一座城市涂抹上了传奇色彩。千百年来,催生、养育、滋润了这座城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失去往日迷人的风采她是一条城市玉带,她或奔放、或细腻、或沉吟着延续着长春这座城市发展的脉搏。
一河穿城串美景,“一桥一景”品长春。
伊通河蜿蜒流淌,从南至北贯穿长春市区,而跨河桥成为全市交通的一条条纽带。 夜幕低垂,一座座被亮化的桥梁,化身最美的城市“夜空丝带”,飘逸灵动,成为城市最动人的风景线。
金龙动,太极生。
水是城市的灵魂,治理一条河流,改变一座城市,希望治理后伊通河能够重新焕发生命活力,成为长春城市安全的“生命线”、绿色宜居的“生态轴”、美丽长春的“景观带”、产业升级的“动力源”,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余修易 fengshuishi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