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来生
第938期
“云横苍岭抱冯村,曲岸水街白屋群。秀色天成凝固乐,画游烟雨也销魂。”这是我国著名建筑专家郑孝燮先生题咏冯村的诗句。苍山莽莽,云雾缭绕中的艳丽冯村,曲水流觞的水街两岸,白屋成群,秀色天然而成,像是一首凝固的音乐,烟雨蒙蒙犹如画中游览,不禁使人由然而魂灵感动。
大师诗句中的冯村,位于绩溪县长安镇,是一个有着一千一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其境“屏障山如画,笙簧鸟自喧”。一条奔流不息的槐溪自西而东贯穿全村,两岸民居形成天然的水街。冯村,地灵人杰,古韵犹存,自古以来便是文人骚客所留恋忘返的水墨山村。
冯村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环人文境在建筑大师郑孝燮先生的笔下,活灵活现,俨然一幅气韵生动的山水画卷,让人艳羡不已,流连忘返。自建村至今,冯村已历一千一百多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冯村形成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绵延的岁月风雨编织出一代又一代的山水人文故事。
穿村而过的槐溪水,日日夜夜弹奏着动人的歌谣,缠缠绵绵,不绝于耳。槐溪水两岸依山傍水的徽派古民居,远望棹楔峥嵘,鸳瓦鳞鳞;门楼矗矗,马头昂昂。栉风沐雨,相依相恋,让人分不出这是天然拱秀还是地灵人杰所致。山,是冯村人的精神传承,水,是冯村人的心灵流动。人与自然及建筑的完美结合,共同创造出冯村的村落环境,展示出徽州古村落特有的艺术魅力。因此可以说,冯村是人与自然共同谱写和创造的绝妙诗篇,千年福地。
人文生态风水好
风水之说,徽人尤重之。此话当真。据胡适先生题写谱名的《冯氏宗谱》记载:“冯显孙公,为人淳厚好古,博览群书,尤精于阴阳地理之术,且器识高卓,不伍时流。”在村庄的开拓布局上独具匠心,充分利用地势建村。“居之大观,环峙于外,南而东者,翚岭万罗山也;北而西者,金刚岩狮峰也;近者芸山拥其后,象山臥其前;濠寨之石笏,胡家庄之龟墩夹其左右。故宅第岏巑,则既镇厥中而由于非一日也。”(冯楷《頤迈台记》)内则南有狮峰,北有象麓,两山对峙,呈狮象把门之势。村后绿荷桥南首有龟墩,北侧有蛇形山,形为“龟蛇卫后。上取堂宽为“天门开”,下取局紧为“地户闭”的“蜗庐豹隐”环境,显示出村落的安全和美的神韵。
冯村的地理位置在绩溪县徽(翚)岭之北,大会山之东麓。东与浩寨村相连,西南与梧川村接壤,西依大会山,北与村前村、杨滩村田地相界。东南距长安镇约7公里,距绩溪县城32公里,西北距旌德县城15公里。现有土地总面积5410亩,山、水、田、林、路紧紧围绕或环抱村庄,形成独特的地理环境。
全村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南部丘陵起伏,山岗田畴海拔350米左右;北境由云山折东伸延,自七磡岭头,起伏跌宕,岗梁峡谷,连绵重叠,呈“多”字形绵延至南山与古塘村之“狮子摇铃”胜峰相对峙。境内南部多丘陵,山降位于田畈两侧,逶迤伸展成丘陵地带;北部多山坑,海拔均在350米以上。
山降嶙峋,参差错落,沟壑峡谷,甘泉冷冽,间有山田分布其间。在杨关坑水库之南侧,有一小山臀高胸低,有如兔,离头部十多米处有一口圆形水塘,塘水明净如月,两景组合而称“兔儿望月”;杨关坑水库北侧,四周岗峦屏列,中有一丘,高十余米,长约百米,活象一只老鼠困于谷仓之内,故谓“老鼠困仓”;大谷岭上有一山丘,形似美女头部,前有一口椭圆形水塘,水明如镜,遂称“美女照镜”。站在冯村后面的云山顶上,俯瞰古村全境,犹如待放异彩的剖面花蕊,南北山脉象含苞欲绽的花瓣,中间是一坞自西向东的倾斜平川,山峦叠翠,丘陵起伏,平川田畈,青山苍木,俨然一幅天然水墨国画。
作为古村落的冯村,远望即使人赏心悦目,和谐可亲。其村落与自然衔接贴切,一体相融。小桥、流水、人家,不仅仅是静化的物质形态,而是都有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传说故事,都与文化相关联。冯村人就是故事的编织者和文化的创造者。冯村的人与自然是和谐的,冯村也因此具有文化属性中的艺术感染力。
在冯村的村落布局中尤其是冯村的水口,就是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的典型范例。在徽州,“水口之兴败,关乎全村之盛衰。凡水口内之树木,不容人刁一桠、伐一枝者,盖以水口之有树,如人之有衣也。人无衣则无以护身体,水口无树何以护乡里。(绩溪县家朋乡霞水村水口碑文)”又方西畴在《新安竹枝词》中说:“故人乔木识楩楠,水口浓荫写蔚蓝。更著红亭供眺听,行人错认百花潭。”冯村水口,旧说为徽州两个半水口之一,其水口文化按照传统的文化观念,心理诉求,经过历代冯村人的努力,使村落空间及其外部环境具有文化内涵和高雅品味。
村口南侧狮子峰俯视,北侧象山傲立,狭长山势延伸至南门桥边。狮子峰形似一只扑卧待跃的狮子,其面对的象麓,则狭长而徐徐倾斜,活象一头巨象之鼻,故谓之“狮象把水口”;此乃冯村前水口;村尾龟墩凸如龟背,栖于槐水河畔,头入河中,形同金龟戏水;与之相对又有山峦,曲折婉蜒似蛇状,故称“蛇形”,是谓“龟蛇锁尾”。此为冯村后水口。前后两个水口的山、水、树等自然物质与人的居住空间构成难舍难分,天人合一的关系。
这样的水口,寄寓了冯村人从山水中寻求慰藉,安息精神,对山水满怀信心,寄托厚望,赋予水口以人的感情。土形气行,树因以生,树因水缘,水因树旺,贵若千乘,富如万金,四环青翠,富贵万代。旧时的冯村,前后水口以及水街路旁均栽风景树槐树,房前屋后,多栽竹、树等,因此,全村掩映在青山绿水,翠竹林荫之中。如若不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大炼钢铁,毁林开荒,今日的冯村依然是古树参天,园林水口,使人销魂。
相较于古徽州其他各县,绩溪的古村落具有相对的独特性和人文意义。据清嘉庆《绩溪县志》记载,绩溪全域在清中叶以前就有传统古村落三百五十八处。
在这些传统村落中,既有如华阳、上庄、旺川、临溪、高车、湖里、仁里、瀛洲、龙川、北村、许村、伏岭、胡家、磡头、上胡家、大石门、杨溪、金沙、校头、蜀马、尙田、大谷、浩寨这样千灶万丁、著称乡里的名都大邑,也有三五户人家,寡居山陬的棚户土墙古村落。其规模大小不等,形态纷呈,各有洞天;还有像冯村、石家村、余村、镇头、大源、罗昆、周坑、中王、辇显、汪村、梧村、石川、竹里、松木岭、梅干、霞水、和阳、这样规模中等,年代久远,人文深厚的古村落。
这些地处万山丛中的大中小型徽州古村落,是绩溪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聚落环境作出的选择。一座山,一带水,一片土,只要钟情于我,适我所用,育我子孙,那就是理想的居住空间。绩溪人尊重自然而又不为自然所囿,凭着聪明才干与勤奋拼搏,在这方热土上建造起一座又一座具有文化韵味的古村落,展示着绩溪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人的迭出不穷,使得冯村的村落布局体现出高雅的文化形象。他们的理念、思想、精神、情趣、审美态度等无疑对村落环境的营建起着实质性的影响。无论村落所处位置与环境如何,他们总会把空间、环境及其与人的关系,按照其文化诉求赋予生命的象征意义。
“卜其宅者,卜其地之美恶也。地之美者,则神灵安,子孙昌盛,若培植其根而枝叶茂。”反之则“形神不安,而子孙亦有死类绝灭之忧”。(阳宅十书)自然固有美恶之分,但并不具有神灵的善恶之心,因此也就不存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可能。所谓“地之美恶”完全是一种心理暗示与作用,实在是一种从众的心理认同罢了。这也是传统的徽州古村落文化往往会与“地灵人杰”的感知紧密相连之故。其内在的本质属性具有积极的人本意义,并非是对“风水”的迷信。它能促使人们在感知自然的过程中,以更高的要求,更具文化意义的去选择居住环境和营造村落空间。
冯村的村落布局最大的特色就是“枕山面水,两岸排闼”,由里至外,依次而建。这完全是因为冯村“两山夹一坞”的地理环境所致。今天的冯村,虽然又向外(东南方向)拓展了许多,但整体形象依然还是沿着槐溪水的所形成的带状村落。由于地形的里高外低(西高东低)和槐溪水两岸的锦绣层峦映衬,从远处遥望冯村,高低错落,起伏有韵,犹如万马奔腾于大会山之麓。难怪郑孝燮先生称赞冯村是一首“凝固”的音乐了。
由此可见,冯村的村落选址从肇始到形成的整个过程中,都浸透着冯村先人文明智慧,从风水理念到生态环境,从村落水口到民居建筑,无不赋予冯氏宗族的人文愿景。其入口处,有狮子峰、象麓山左右对峙,形成一个袋状环抱,称之为“狮象把门”;村之尾又有两峰相对,槐溪水之南为“龟墩”,北为“蛇形”,形成“龟蛇卫后”之格局,有似武汉长江大桥两端的龟山和蛇山之“龟蛇锁大江” 形势。
在遵从自然法则的同时,冯氏先人还以特有的文化理念对自然形态加以改造,如在村口的狮子峰麓建造祠堂,并在祠堂前的槐溪水坝上广植林木,形成绿色屏障,;与此同时,还在祠堂的东向挖掘七口水塘,谓之“七星”,又在祠堂以北的云庄书院大门上悬挂一盏“天灯”,冠以“月”名,组成一幅“七星赶月”的吉祥画面,其用意显而易见。如此,是冯氏族人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产生深厚的亲切感,从而自觉呵护村落的生态人文环境,并成为冯氏子孙的行为准则。
(作者系原绩溪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制作:童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