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前的良渚,是正宗的江南水乡,人们出门,一叶扁舟是必须的,具体可以直接脑补威尼斯水城场景。土豪坐成本极高的独木舟,平民则挤在竹筏里。那么,宫里人出行,交通工具是不是更高大上?2013年12月13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传来最新消息:莫角山西南侧——也就是良渚古城的宫殿附近发现了码头遗迹,清理和保护工作刚刚结束。
莫角山西坡木构及脚手片遗迹
这是良渚古城内,第一次发现通往宫殿的码头,连接内城河。
所以,我们想多了——宫里的人要微服私访、运粮食、搬木头,还得老老实实划舟坐筏。而他们的生活小智慧——造码头搭的脚手片,垒河岸用的草裹泥,5000年后的我们,还在各种建筑中,继续使用。
草裹泥西泠印泥也用过
良渚古城里,水路阡陌,纵横交错。去年上半年,考古队员就在古城东侧的美人地遗址,发现了良渚文化晚期的河道及河岸堆积。河岸边上,还有大型的板桩构造,形成了人工的垂直河岸。这样,船只便可以直接靠泊在岸边,跟目前我们江南水乡临河而居的景象,十分相似。2012年11月,在宫殿区西坡,又一处河岸露出了真容,重要的是,这是用大片草裹泥垒筑的河岸。
草裹泥是“神马”?
当时的良渚,沼泽丛生,淤泥随处可淘,但它软绵绵、湿哒哒,很容易垮塌。于是,良渚人想到了把草拌进去。
“草茎有韧性,纵横交错,泥就能垒成块状,不松散。”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宁远说,这里用的草,是芒草,形状像芦苇,不易断,很有韧劲。更神奇的是,发现时,这些纤细的茎叶,居然没有烂,“这个河岸比较深,距地表有五六米,也可能和这里较湿润有关。”
诗人席慕容在诗里,也赞过它:“我多希望,有人能陪我走上那长满了芒草的山坡。”那时,良渚城的沼泽地上,也是满眼芒草,有一人多高,人们把它劈成两段,和进淤泥中,堆成了他们每日出行的河岸。
这种草裹泥的工艺,在比良渚早两三百年的崧泽末期,刚刚开始使用,到了良渚,便开始大规模流行。这一招,5000年后的我们,也屡试不爽。现在有些农村造房子糊墙时,常要加入稻草,增加粘合度。
有趣的是,它可能还影响了西泠印泥的质量!清代,杭州西泠印社初建,创建人丁辅之、王福庵、叶为铭在研制西泠印泥时,千方百计找了湖北品质上乘的艾草,加入印泥中,凝固能力瞬间提升,成就了“一两黄金一两泥”的美誉。
通往宫殿的码头不止这一个
在这片草裹泥的河岸之下,还发现了我们更熟悉的建筑方法。
莫角山西坡脚手片的现场保护
几根粗粗的木桩,底部削尖,插入原河道的淤积土中,顶部架着水平分布的横木。木桩下,当年的淤泥地面上又发现了用竹子编成的大块垫片,跟我们现在造房子要搭的脚手片,几乎一模一样,连长度也差不多,2米长,1米多宽,用细竹子编成,跟现在的编法也一样。
这相当于一座栈桥。
王宁远说,当时,良渚人造码头打木桩时,底下都是淤泥,很容易陷下去,所以,他们在上面搭了一块脚手片,连接河岸与宫殿,走在上面,方便劳动。
不过后来,因为居住区扩大,以及河堤外推,码头被废弃了,于是,那大块脚手片,便丢弃在水底,如今才重见天日。
这座“桥”究竟有多长,现在还无法得知。考古人员只挖了一段,临水处,有11米多长,但还会有延续,“估计规模不大,比较普通。”王宁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