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会到各地旅游,走过不少古村,看过很多造型特别的房子,留下较深印象的是围屋。
在以往的印象中,围屋在福建龙岩、漳州,广东梅州、江西赣州的客家村落中较多见,没想到讲潮汕话的揭阳古村落里也有。
本文提到的圆楼位于广东省揭东县白塔镇元联村,从高处看就像一个巨大的甜甜圈,公厅和住房平均分布在这个“甜甜圈”的不同位置。这座圆楼的建造年份成谜,一说建于明代中后期,已经有500多年历史,一说建于清代初年。圆楼的公厅里有一块写着“1754年重修”的石碑可以证明它至少在260多年以前就存在了。
当地人喜欢将这座圆楼称为“狮头寨”,因为正门的上方有一个面目狰狞的狮头浮雕。民间认为狮子是百兽之王,能驱邪辟祟,狮头浮雕就是这个象征意义。
过去圆楼里住满了村民,如今仅剩一户人家。这座圆楼现为文物保护单位,不过附近村寨的年轻人对它并不了解,外地游客更是知之甚少。
沿着乡道进入元联村,穿过几排传统潮汕老厝之后便看到圆楼,这座圆楼前面有一个橄榄状,又像月牙状的不规则池塘,池塘边有一群鸭子在嬉戏,南边是新建成的湿地公园,靠近池堤的野草花在春光的照耀下迎风怒放。
用无人机升空航拍,但见池塘呈深绿色,周边被绿草和各种潮汕传统民居包围,中间偏右位置就是圆楼,它分内圆和外圆两部分,外圆也叫外环,是房子的外墙,内圆是一个大埕,相当于一个小广场,过去是当地人晒谷子,举办各种活动的场所。每座房子的小门朝向以大埕的中心点为参照而各不相同。这个大埕过去也是小朋友嬉戏玩乐的地方。过去一到晚上,住在里面的村民习惯性搬出凳子和茶具,一边赏月赏星,一边闲话家常。如今居民外迁,这样的场景只存在于老一辈人的美好回忆中。
元联圆楼的外围还有一排“∩”形房屋,与中间的圆楼组成一个整体,两者互相映衬,成为古村的独特风景线。位于圆楼前方的池塘,一来可以作为生活用水,二来用来防火,同时也有一定的风水考量。
穿过圆楼大门,来到中间的大埕,没想到历经数百年,内部依然保存良好,尽管公厅和房子木门紧闭,但老旧之中并没有破败之感。
大埕一角的绿植告诉人们这里仍有人居住,奔跑的小孩和休闲踱步的公鸡给这个寂静的空间增添了灵动气息。
我在大埕里驻足良久,仔细欣赏每一个细节,大约半小时内,只遇到四个游客,他们是从揭阳榕城区开车过来游玩的。
据老一辈讲,元联村的先祖原为中原移民,他们先到了原属饶平,现属梅州大埔县的岩上,之后再移居到元联村,属于“半山客”,半山客意指居住在潮汕地区的客家人,语言风俗深受潮汕文化影响。
经过数百年的融合,元联村民已经完全潮语化,其口语和附近乡镇的村民没有太大分别。
元联圆楼内的圆埕一角有一口水井,过去水质清澈甘甜,水流量大,据说住在圆楼外的村民也会专程前来汲水,随着圆楼内的居民陆续外迁,清理水井杂物的频次下降,水质已经没有以前那般清澈。
这口水井呈圆形,外面有一圈排水渠,中间的取水口并不是传统水井的圆形结构,而是长方形的。时日流转,古井见证岁月沧桑,日复一日地诉说着昨日今朝。
圆楼的公厅正对着大门,是整座圆楼里唯一一间正面呈方形的厅堂,这间厅堂主要用来存放各种公共物件,或者举行一些公共事务。公厅两侧的墙壁有非常精致的浮雕,全部都是祥瑞内容,正面的木门上方是复杂的木雕和各种祥瑞图案,包括仙翁、仙姑、花鸟虫鱼等。
如今,浮雕、木雕和绘画已经老化,木门甚至起了一层皮,不过更添年代感。
元联圆楼就像一位孤独老者,默默地屹立在平原一角,它同时又是古村之魂,被风格不同的房子所蔟拥,无时无刻不在告诉后代子孙“客从何处来”。
关于元联圆楼这样的围屋,很多游客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它们历经数百年却屹立不倒呢?
这和这类房子的结构有一定的关系,以元联圆楼为例,其造型像大圆套小圆,墙体之间互相牵制,符合力学的原理,防水防震防盗防敌,只要把大门关闭,外面的人都无法进入,是中国建筑界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