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西藏曾是许许多多旅行者的终极梦想之地,而藏地圣城拉萨则是这片圣土上的灵魂中心。在拉萨市区西北区域耸立着一座雄伟的城堡式建筑,那就是千千万万藏民心中的圣地——布达拉宫。许多虔诚的藏民认为,一生当中至少应该有一次磕着长头去拉萨朝觐大昭寺和布达拉宫的过程,这是对信仰的最虔诚体现。
据考证,布达拉宫为公元7世纪时期(初建于公元631年),青藏高原上最强大的吐蕃政权领袖松赞干布为与大唐联姻迎娶文成公主而建。由于松赞干布把观世音菩萨奉为本尊佛,故而以佛经中观音菩萨的修行地给这座集寺庙、城堡和宫殿于一体的建筑命名为“布达拉宫”。
在经历数百年自然损毁和战火摧残后,布达拉宫逐渐没落,直到1645年,才由当时青藏高原地区的最高统治者完成了声势浩大的重建工程。在此之后,布达拉宫成为了历史上青藏高原地区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如今的布宫依然保持着300多年前的风采,内部宫殿楼阁众多,并藏有众多精美文物,金石玉刻和珍贵经书。1994年,布达拉宫被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关于这座高原宫殿本身,其实还有许许多多我们暂时无法参透的秘密。
如果你去过布达拉宫,可能也看到过有藏民或者游客全身紧贴着城墙或者宫殿的墙壁,闭目屏息的场景。其实,他们并不是在祈愿,只是单纯地在享受墙面的“味道”。据说,布达拉宫的所有围墙都有一些淡淡的奶香味,如果用舌头舔一舔墙面,甚至还能尝到甜味(本人没有亲自验证,尽量不要尝试),因为宫墙的表层涂料中含有一些牦牛奶和蜂蜜的成分。
据拉萨本地人说,每年的藏历九月二十二那一天,西藏各地会举行隆重的“降神节”活动,而粉刷布达拉宫墙壁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内容。节日当天,从藏区各地千里迢迢赶来的虔诚藏民,亲手为布宫的宫殿建筑和围墙刷洗墙壁,所用的涂料中除了有生石灰之外,还要添加大量的牛奶、糖和蜂蜜等甜味料,以及藏红花。目的是为了使墙壁更具粘性,从而使之更加坚固。但粉刷之后,经过日晒雨淋的墙面是否还有甜味,谁也说不好。
如果你问导游或者讲解员,布达拉宫里面到底有多少间房子。他们一定会脱口而出——“宫殿房屋999间,外加山顶1间修行房,刚好1000间!”如果你想要论证清楚到底布达拉宫里面有多少建房,可能让你在七拐八绕的走廊之间,把错综复杂的山顶建筑全都走上一天一夜,恐怕你也数不清楚到底有多少间房屋。那么,事实上真的如导游所说是999+1间吗?
问题看似很简单,史料中也有体现,但真实性还是值得怀疑。根据布达拉宫的重修记载,1645年,在当时青藏高原最高统治者固始汗和摄政者索南群培的主持下,布达拉宫完成重建,流传下布宫房间999间的说法,但是如果考虑到当时的古人仍以“9”字作为最大值的概念来分析,或许这“999间房”或者“1000间房”的说法或许也只是个虚数而已。
从正门进入布达拉宫参观,一路上行,可能你在检票处附近的一处小平台上看到过一座无字石碑,但却不知道这是何意?历史上的古人曾也有立无字碑的先例,如安葬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乾陵就有无字碑,以及南京中山陵的无字碑等等,石碑虽然无字,但却能找到其主人,但布达拉宫的这块类似于方尖碑造型的无字碑柱又是谁的呢?
在坊间,关于布达拉宫无字碑的来历其实有好几个说法。有人说那只是重修布达拉宫时,剩下的一块废石料,无处安放才立于此处;也有人说是为了纪念布达拉宫的“红宫”落成而立;还有人说是为纪念历史上某位德高望重的喇嘛所立,遵照喇嘛遗愿石碑无字。总之没有一个可以令所有人信服的统一说法。
另外,布达拉宫到底有没有藏宝地宫也是外界猜测的一个问题。相传,当年大唐文成公主嫁入布达拉宫时,曾带来500车金银财宝和500位金童玉女。这么多价值连城的珠宝金银和珍贵的经书典籍一时无处存放,便集中藏于布达拉宫的地宫之中。
那么,布宫里面到底有没有这个藏宝地宫呢?遗憾的是,由于布达拉宫建造年代久远,相关建筑图纸早已遗失不见,所以地宫到底在哪里?或者有没有?都成了未知数。再加上布达拉宫结构复杂,许多区域并未对游客开放,所以藏宝地宫也就成了未解之谜。当然,除了藏宝地宫和上面所说的一些悬而未解的谜团之外,布达拉宫其实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等待着后人的探索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