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枬子
编辑|马桶
要说长沙的老街哪一条变化最彻底,自然首推黄兴路了。尤其是自南门口到司门口这一段最古老的黄兴南路,成了今天的步行街。变化之彻底、决绝,不仅是周边房屋片砖只瓦无存,路边的大树连根拨出,连麻石板路面下的泥土都被翻了个跟头。
长沙城的道路,历来与古城墙四周九门相配。明清以来,各门有正街通向长沙府,正街左右为横街,有的背后还有后街。清光绪二十年(1894), 共有正街、横街150余条,另有许多巷里,全城铺麻石路面,供人、轿、马通行。
黄兴路虽然历史悠久,但并不是长沙城最古老的道路。虽然它的前身南正街是清末长沙九大正街之一,但严格来讲,南正街只是黄兴南路的一小段。
1924年,建成又一村至水风井长730米、宽16.5 米的碎石马路,是城区第一条马路;1926年,在拆除城墙的基地上建成自沿江码头至小吴门的环城路北段(今湘春路和建湘中路北段),为城区第一条干道;1930 年,建成全长1.4公里、宽17米的中山路,铺柏油路面,为湖南城市第一条沥青次高级道路;此后10余年,相继建成25条干道支路;抗日战争胜利后,又新建黄兴中路、蔡锷北路、新军路、文艺路等;至1949年,大小街巷共798条,其中干道、支路(能通汽车的)长20.69公里;建国后至八十年代,又先后改建或新建多条道路,长沙城区形成三条主干道、41条次干道的主要交通干道格局,这其中一直有老黄兴路。
1948年-1949年长沙八角亭街头
黄兴路,南起劳动广场,接劳动西路,北止中山路,全长2.75公里。以解放路口为界,南称黄兴南路(由原黄兴南路与原新兴路组成),北称黄兴中路(由原黄兴中路与黄兴北路组成),1971 年改称大庆路,1981 年恢复原名。
先来说黄兴南路的南门口以北,今天的黄兴南路南起劳动广场,北止解放路。以南门口为界,南门口以南段系1952年建,原称新兴路。这里只讲南门口以北至司门口(解放路口)的老黄兴南路。这段路长度约为800多米,在民国时期及八十年代以前是长沙乃至湖南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
该路段昔乃南正街、黄道街、红牌楼、司门口等老街,路极狭窄;1924 年,拆让宽至一丈七尺(5.67 米),继按省长公署规定:“八角亭一带繁盛街市,限于三年内照二丈六尺拆让”;1934年,经过“重新修整,大有可观”;1937 年至1938 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员会”组织修建,统称南正路;次年于车马道中央铺5米宽柏油路面;1948年,为纪念湘籍辛亥伟人黄兴而改名黄兴南路;1971 年整条黄兴路(南路、中路、北路)改称大庆路,1981 年恢复原名。
民国时期的黄兴南路,与东西两厢的育婴街、苏家巷、织机街、大小古道巷、晏家塘以及坡子街、道门口、樊西巷、学院街等四衢八街相互交织,商贾云集,行人川流不息,尽显热闹非凡。两边的屋宇高低参差,多仿西式,甚是美观。都是一间连着一间的店面,以洋货店和杂货店居多,当然也少不了药店和与饮食有关的店铺。
比如雷同茂杂货、吴大茂针线店、李文玉金号、寸阴金钟表行、太平洋百货庄、介昌绸布店、大盛绸布店、四怡堂药铺、德茂隆酱园、德园包点、李合盛清真牛肉等等,骈罗列布,鳞从杂沓,正是民物殷阗、车水马龙所在。间或还有几台黄包车,一眼望去,人流往来如织。
这张照片是1924-1932年间由日本人岛崎役治所摄,从左边建筑上的“李文玉”三字可判断摄于红牌楼坡子街口,因李文玉金号在此地,可见黄兴南路两侧均为西式建筑,楼高三四层,高大巍峨,美伦美奂。六七辆黄包车奔走于街市,可见其繁华。 除了路面不宽外,比今天的步行街漂亮百倍。
南门口往北这一段,在民国,和今天一样热闹。正像民谣说的:“提起那南门口,冇事莫往那边走,人又多,路又窄,一天挤得到断黑。”二丈六尺(约8米多)宽的路,哪怕按当时的标准也并不宽。
长沙城当时的三个“堵”点南门口、司门口、八角亭全在这条街上,没错,跟今天的堵车一样就是堵,不光是堵车,而是连人带车一起堵。
建国后,1954年8~9月和1990 年,老黄兴南路的路面两次翻修,铺设沥青路面,路幅宽达到17米,其中车行道宽12米,两边人行道各宽2~3米。马路两边除保留大部分清末、民初的老字号商铺外,五六十年代又陆续新建或改扩建了很多商店,如南门口百货商店、人民鞋店、妇女用品商店等等。那时候的黄兴路,是名符其实的商业街,食品、百货、药品、电器、音像图书、邮政、理发、钟表、刀剪、无线电配件等等。各行各业,应有尽有。不像现在,除了服装还是服装。
下面根据我的记忆来聊一聊八十年代的黄兴南路。这条路两侧小巷众多,也有不少老字号,囿于篇幅,只谈门面开在黄兴南路上的,由南往北,分段先西侧后东侧写。
1947年的黄兴南路 1947年版《长沙市旧市区图》
要找到一张完整的八十年代黄兴南路的地图不可能,因为建国后划分内四区时,就是以黄兴路为界,即黄兴路以西属西区,黄兴路以东属东区,黄兴路大古道巷以南属南区。只能先放一张民国时候的黄兴南路地图让大家感受一下。后面的只能分段手绘。
南门口是老黄兴南路的起点,民国时的长沙有七大菜场,其中两个在黄兴南路上,一个在道门口,另一个就在南门口。
明《长沙府志》、清《善化县志》记载,南门口先后称“王道门”、“黄道门”、“碧湘门”、“正南门”,历史悠久。南门口外原有便河通湘江,河上有一石桥,名“金鸡桥”,亦名“王道桥”,于明万历年间(1573~ 1620) 修建,为古代出南门往醴陵、湘潭、衡阳等地必经之路。明末清初历经战乱,此桥屡废屡建,时为石桥,时为木桥。至本世纪20年代,城端拆毁,便河堵塞,南门与此桥先后废弃。
然而南门口这一名称却保留至今。南门口在清代末期已是贸易中心。清末王达著《善化地理》中有“县治人口十万。贸易甚盛,尤以南门,小西门为最”的记叙。长沙解放时,南门口有铺面数十家,多为茶楼、酒馆、日杂、糟坊、鱼肉菜担、熟食小贩。
五十年代的南门口
八十年代的南门口西北角是湘群日杂综合商场,以零售陶器为主,看上去不太起眼,其实它的前身是一家赫赫有名的老店——雷同茂瓦货店。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创始人雷文榜到南门口西首开设瓦货摊,当时南门口城墙外一带是青草坪,系巡防营牧马之地,名叫牛马墙。由于资本微薄,无力在大街上租赁门面,就在南门外搭个棚子,用瓦缸做围墙,取店名叫雷同茂。经过雷家四代人的经营,生意兴隆。
1920年,长沙市政公所开始拆除长沙南门城墙,拍卖基地,雷同茂购买南门口西北向,即今天步行商业街口好又多超市门前的大块地皮,雷同茂于是从临街搭棚,变成拥有了永久店铺基地。雷同茂瓦货店经过祖孙四代继承营业,积累了一套经营经验,1949年前已成为同行业之首户。
雷同茂的故事可以单写个几万字,不多说。它家的琉璃瓦可以说在长沙城无处不在,像长沙国货陈列馆、盐务局、何键公馆、湖南大学、湘雅医院、天心公园、民众俱乐部、开福寺等处的楼上,南岳修建藏经殿及祝圣寺,宁乡修建沩山寺等盖的黄、绿釉筒瓦,都由雷同茂定制,其年销筒瓦二百多万皮以上。
此外,铁路工程局修建粤汉铁路沿线车站和候车棚,一律盖青筒瓦,也由雷同茂承办。
雷同茂1956 年公私合营后,改名湘群日杂综合商场,经营日用陶器、美术陶器、卫生陶器、建筑工业陶器和化学工业陶器等品种。
湘群北边是南方照相馆,建于五十年代,这块地皮以前也是雷同茂的。南方照相馆也是八十年代的五大照相馆之一,不过照相、洗相片价格比更有名的凯旋门照相馆便宜,我们初中毕业时班上的女同学都舍近求远跑到南方去照毕业照。
马路对面,黄兴南路东侧,南门口东北角,以前是一座两层楼的小招待所,五十年代拆除,盖起了五层楼的南门口饭店,文G时更名为“大庆饭店”, 内设旅馆、餐部、副食、面部等。餐部为中式餐部,设有快餐、酒、卤味和堂菜酒席。旅馆部为长沙一级旅社,有客床300个,副食部经营全国各地名酒、名烟及各种糕点,品种齐全。
值得一提的是,大庆饭店的餐部大堂一度叫做综合饮食厅,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是长沙少见的通宵营业餐厅。
1980年代南门口,右侧为南门口百货大楼和大庆饭店 图源:网络
大庆饭店的面部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就是黄春和粉店。谈到长沙米粉,有“北有和记,南有黄春和”之说。1938年长沙大火后,一位叫黄春和的农民带着妻子半夜起床磨浆烫粉皮,白天则挑着担子,游走于南门口一带,做卖米粉。
由于夫妻俩手脚勤快,米粉质优价廉,高超的手艺加童叟无欺地实诚待客。一年后即在一家绸缎铺边搭一棚屋,建了一个摊位。两三年后,黄氏夫妇就在织机街租得门面,开设起米粉店,命名“黄春和”。
大庆饭店北侧是一条名为晏家塘的小巷,曾经是长沙最大的小商品一条街,我们叫它“塑料市场”,因为最开始是以塑料制品为主,我买的第一副塑料麻将就是在这里用50斤粮票换来的。
过晏家塘巷,即是黄兴路上最大的百货商店之一南门口百货商店(场),也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老店,前身是民国时候的联成百货店,五十年代原址拆除后重建的。经营绸、毛、棉布、化纤织品、针棉织品、搪瓷、日化用品、小百货、缝纫机、五金交电、彩电、冰箱、文具纸张、鞋帽等商品。另辟有毛线、钟表、玩具、家用电器等四个专柜。黄兴路粮店在“南百”旁边,还有一家银行。
南门口百货商店对面的巷子叫南墙湾,巷口就是德茂隆酱园,原来并不当街,当街的是力文纸庄,五十年代扩建时,拆除力文纸庄,德茂隆酱园面积扩大,开到了黄兴路上。
德茂隆酱园,清同治三年(1864)由富商魏鹤林创办,始名“魏德茂”。魏鹤林经商之余著《盐法小志》六卷、《茶法小志》四卷,开长沙商人著书之先河。后几易其主,至光绪十三年(1887),由张子林独资经营,改名为“徳茂隆”。民国初期,德茂隆先后开设48个支店。1921年德茂隆由原支店经理谢菊生接手,主营酱园,兼营酒、香干、麻油、豆豉、酱菜,共六个作坊,为前店后坊老店,自产自销酱菜和名牌产品“德"字香干等。
文G中,一度改名为人民酱园。我娭毑最爱德茂隆的兰花干子,是卤好的熟食。每个星期都要打发我跑一次腿,买上几块解馋。
德茂隆隔壁有家小店,名头很响亮,叫长沙刻字社,其实就是家刻公章、私章的小店。我小学的时候在《长沙日报》上发表了一首儿童诗,收到邮局寄来的稿费汇款,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这里刻了个私章,当时要凭私章才能到邮局兑钱。
再往北是柳德芳汤圆店,创始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还有个神奇的传说:清咸丰二年(1852年),创始人柳德芳在某南货馆购回面粉一篓,不曾想面粉中发现有一锭53两的银子,遂又购回6篓,果然又得6个53两的银锭。得此横财,随在息机园口(今五一大道蝴蝶大厦处)购铺面两间,专营汤圆。
据传,时陕甘总督左宗棠曾感其汤圆鲜美香甜,书赠其楹联:
枵腹而来,君休问价;
从心所欲,我亦垂涎。
柳德芳视左联为珍宝,将其装帧入店堂,一时文人墨客麇集,“不吃柳德芳汤圆,不算到长沙”成为风气。从此“柳德芳”日日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其声名流传至今。1950年“柳德芳”迁至解放路,何时又迁至黄兴路不得而知。
这个传说我是不信的,天上掉馅饼这种事哪有那么容易?应该是营销手段。
柳德芳的隔壁是双燕(楼)馄饨店,创建于清末,馄饨与“混沌”谐音,民间将其引申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长沙人却流传着“吃馄饨不混沌”的说法。双燕楼的馄饨皮薄如轻纱,厚薄一致,煮熟后,颗颗肉馆鼓胀,馄饨尾部皱起道道纱纹状的折波,得名“皱纱馄饨”。双燕馄饨店1993年被玉楼东兼并。
再来说对面,大的商店有国风食品店和中华国药局。中华国药局创建于1931 年。该店既销售药品又在店后设厂制作参桂鹿茸丸等名贵中成药材。我印象深的是,小时候陪娘老子逛街买东西,到了国药局门口,总会花两分钱买碗凉茶,味道苦中带甜,很好喝,配方不知道,但肯定有甘草。国药局橱窗里一度有只老虎标本。
在某拍卖网找到的一张中华国药局的药坛子照片,可见里面原来装的是它家主打产品参桂鹿茸丸。
国药局再往北是国风食品店,在民国时是南货食品业的后起之秀。原名王洪茂南货号,由王介藩1939年创办于学院街口,因经营有方,规模日大,乃于次年迁至对面黄兴路上,更名为国风公司;1944 年抗战胜利后更名为国风南货号;1956 年公私合营后,保持了原有经营特色;1963 年扩建门面;文G时期,国风招牌被砸,一度改名东风商店。
国风对面是学院街,街口上有家茶馆名为庆新楼。一提包子都说是德园的好,但在八十年代前期,我们家如果要买包子,必是到庆新楼来。虽说德园也在这条路上。八十年代后期,黄兴中路上“银苑”的肉包子,个人觉得也比德园的好吃。
庆新楼过来是“南北特”。1913年,长沙谭氏在黄兴路立"南一门"牌坊,制作传统糕点,是当时步行街唯一的门市部;1945年,富商饶菊林将南一门更名为“新中国”南货店,以经营南北杂货和糕点而名闻长沙;1956年,该店公私合营,更名为长沙市国营零销总店南一门市部;1964年又更名为南北特产食品店;1988年1月,将原来仅有一层营业场地的旧店拆除,改建为拥有6000平方米面积、三层楼面的大型副食品大楼,名为南北特产食品大楼,是湖南省最大的南货副食品商业大楼;1991年,又改名为长沙市南北特产副食品公司。不过我们还是习惯叫它“南一门市部”。
南北特的怪味豆,是我娭毑的最爱,平时舍不得吃,过年肯定要买上一点,还要排好长的队才买得到。我最爱的则是它家的咸金橘,这个价格稍便宜。
以前称散装的糕点都是用纸包,打包也是个技术活,糕点用纸包好,再用一根绳子系紧。那绳子是柜台上的一捆细麻绳,不管你买多少东西,一根绳子就可以捆好。大小不一的货物用一根绳子系成紧紧的宝塔形状,上面留一截当提手。我帮娭毑买零食都是央求营业员先拿张纸帮我包点路上吃,其他的再打包。
摄影:唐大柏 图源:《潇湘晨报》
这张图片拍的是1965年的九如斋(不在这一段)内景,柜台内可见一大包麻绳,就是专门用来打包的,当时有个长沙麻绳厂,专门生产这种麻绳。
手绘地图只是标个大概,不可能准确的。
注:本文中照片除注明外均来自《老照片中的长沙》一书
未完待续
作者介绍
枬子,文革初期出生于长沙,做过工人、会计、财务总监。现为资深高级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