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即将启幕,为叫响“去郑州,看华夏古国”文旅新IP,从4月9日起,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执委会宣传部组织省、市多家主流媒体开展“去郑州,看华夏古国”系列采访活动。
4月9日上午,“去郑州,看华夏古国”活动采访团来到郑州商城考古遗址公园进行深入采访。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郑州商城考古遗址公园计划于本月底对市民开放,一个供市民游览休憩、领略商都文化的好去处即将全新亮相。
古今辉映的商城考古遗址公园
走进郑州商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现场,记者看到,不少工人正在紧张进行工程收尾及环境提升工作,苗木种植、园路铺装、景观小品雕琢等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放眼望去,环境优雅的遗址公园内百花争艳,疏林绿朗。浓郁的商代历史文化底蕴和四季特色植被景观相互辉映,为市民再添“休闲怀古”的打卡地。 据了解,该公园在规划设计上没有围合成独立区域,出入口遍布公园各个节点,将实行免费开放。
接受记者采访时,郑州市文物局局长、历史学博士任伟说,郑州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区域,从8000年左右的裴李岗文明到5300年左右的巩义双槐树“河洛古国”遗址,再到郑州著名的西山遗址。5000年前后,被尊为中华民族始祖的轩辕黄帝以郑州为中心一统天下,形成了强大的部落向心力,奠基了中华民族的最初基业。
他指着身后一段长长的商代城墙说:“这里就是商城亳都城墙,距今3600年左右。在新郑还保存着郑韩故城遗址,那里也有保存较完整的城墙。目前,郑州已发现先秦以前的古城址30多座,分布非常密集,这些都充分证明,郑州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之初,是早期中国华夏古国非常集中的发展区域。”
商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站在巍然矗立的城墙遗址上,对商城遗址这张郑州的千年历史名片,你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穿越历史云烟,如今,古老城墙依然叙说着往日故事,厚重黄土依然覆盖着千年威严,却又描绘着时代新画卷,坚定着文化自信的新篇章。
城市是历史的记忆,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商都”可以说是郑州这座城市永远也无法抹去和忽视的文化标识、是郑州灿烂文化最有说服力的典型代表。
在该公园采访时,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 馆员李静兰带领记者来到一段商城遗址的城墙剖面前。只见城墙的纵剖面断面清晰的展示着各个时期的夯土层,从商代、战国,再到近代,折射出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 郑州商都文化是在继承夏代礼制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商族文化发展形成。郑州商都文化是当时中国文明的核心,它的城市建设、城郭布局、青铜文化、祭祀占卜、文字书写、手工业和商业文化对周边文化、晚商殷墟文化和周文化以及之后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谈起郑州商都文化的影响力,李静兰如数家珍。
这里是王朝典制开创之地。郑州商文明见证了中国传统城市规划制度的形成。继二里头国家之后,郑州商代都城代表的郑州商文明在广域范围内首次确立了成熟的城市体系。以围院建筑为代表的宫室建筑形式,成为中国历代都城宫殿营造的典范,而中国传统城市的城郭之制也自此确立。
这里是青铜时代成熟之地。仅三个窖藏坑(杜岭、向阳回族食品厂、南顺城街)出土青铜器28件,器型厚重、纹饰繁缛,展现了郑州作为王都的崇高地位,是中国青铜文明的首个高峰。
这里是中华汉字寻根之地。郑州商城出土的11字习刻字骨,意义重大。郑州商文明见证了汉字书写系统的形成。在郑州商文明基础上,安阳殷墟发现的晚商时期甲骨文、金文已经确立了相对成熟的文字形式和书写体例,并被周代继承。秦帝国“书同文”再次规范了文字书写。作为文化与制度的体现者和承载者,汉字系统连绵不断直至今天。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计划下半年开馆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作为展示近70年商代都城遗址考古发掘成果的专题性遗址类博物馆,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将真实、完整、直观地解读3600年商代早期王都的历史文化,成为市民了解郑州古都历史的全新平台和载体。该博物院计划今年下半年开馆。
文章来源:郑州日报